西西河

主题:【近代】香港问题的历史(原创) -- 新华声

共:💬19 🌺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未必

三个条约中前两个割让香港岛和九龙怕是和李鸿章没有什么关系,最后一个强租新界是中国在甲午战败后,列强掀起瓜分和强占租借地时失去的,当时英(威海),法(福建),德(青岛),日,俄(旅顺)等国都在中国跑马圈地。

原来太平天国战败到甲午之前有所谓的同治中兴,洋务运动轰轰烈烈,中法战争未败,左宗棠收复新疆,北洋水师也号称世界第X,列强一时不知中国底细,倒也不敢妄动。

不料甲午一战,把中国打回原形,这下知道要赶紧,否则就让别的列强拿去了,而中国当时已无能力回绝,只好自我欺骗“以夷制夷”,希望列强分赃不匀先打起来,倒是最后日俄打了一仗。

据说英国起先要求租借新界100年,李鸿章求恳之下减去了1年。

还有一点更正,手中握有百万兵,在哪个朝代中国都有,并非罕事。甲午战争后清军百万之数仍然是有的。关键不是兵有多少,而是是否能战,国内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工业体系是否能支撑战争,甲午战争的答案是不能,中国仍旧不是一个近代化国家,所以甲午之败,和两次鸦片战争,其后的八国联军等战争一样,证明“西学为用,中学为体”的做法,短期内能够在表面上取得一点成绩,但是旧的体系,在外来威胁前,不堪一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