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谈一点空军问题上鲁迅先生的偏颇之处 -- 萨苏

共:💬88 🌺17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不过鲁迅先生有一点还是没说错

之后中国确实是对日本“心理抵抗”了四五年直到全面抗战爆发。这四五年中“航空救国飞机捐”的飞机是否不曾用在内战上?这才是鲁迅要讽刺的重点--大家都在打着抗日的幌子忙自己的事。

当然,萨大说的很有道理,鲁迅为了加强自己讽刺的力量,对飞行员们太不厚道乃至于毁谤了。

附全文:

航空救国三愿

  现在各色的人们大喊着各种的救国,好像大家突然爱国了似的。其实不然,本

来就是这样,在这样地救国的,不过现在喊了出来罢了。

  所以银行家说贮蓄救国,卖稿子的说文学救国,画画儿的说艺术救国,爱跳舞

的说寓救国于娱乐之中,还有,据烟草公司说,则就是吸吸马占山〔2〕将军牌香

烟,也未始非救国之一道云。

  这各种救国,是像先前原已实行过来一样,此后也要实行下去的,决不至于五

分钟。

  只有航空救国〔3〕较为别致,是应该刮目相看的,那将来也很难预测,原因

是在主张的人们自己大概不是飞行家。那么,我们不妨预先说出一点愿望来。

  看过去年此时的上海报的人们恐怕还记得,苏州不是有一队飞机来打仗的么?

后来别的都在中途“迷失”了,只剩下领队的洋烈士〔4〕的那一架,双拳不敌四

手,终于给日本飞机打落,累得他母亲从美洲路远迢迢的跑来,痛哭一场,带几个

花圈而去。听说广州也有一队出发的,闺秀们还将诗词绣在小衫上,赠战士以壮行

色。然而,可惜得很,好像至今还没有到。

  所以我们应该在防空队成立之前,陈明两种愿望——一,路要认清;

  二,飞得快些。

  还有更要紧的一层,是我们正由“不抵抗”以至“长期抵抗”而入于“心理抵

抗”〔5〕的时候,实际上恐怕一时未必和外国打仗,那时战士技痒了,而又苦于

英雄无用武之地,不知道会不会炸弹倒落到手无寸铁的人民头上来的?所以还得战

战兢兢的陈明一种愿望,是——三,莫杀人民!

  二月三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二月五日《申挤·自由谈》,署名何家干。

  〔2〕马占山(1885—1950)吉林怀德人,国民党东北军的军官。九

一八事变后,他任黑龙江省代理主席。日本侵略军由辽宁向黑龙江进犯时,他曾率

部抵抗,当时舆论界一度称他为“民族英雄”。上海福昌烟公司曾以他的名字做香

烟的牌号,并在报上登广告说:“凡我大中华爱国同胞应一致改吸马占山将军牌香

烟”。〔3〕航空救国一九三三年初,国民党政府决定举办航空救国飞机捐,组织

中华航空救国会(后更名为中国航空协会),宣称要“集合全国民众力量,辅助政

府,努力航空事业”,在全国各地发行航空奖券,强行募捐。

  〔4〕洋烈士一九三二年二月,有替国民党政府航空署试验新购飞机性能的美

国飞行员萧特(B.Short),由沪驾机飞南京,途经苏州上空时与日机六架

相遇,被击落身死,国民党的通讯社和报纸曾借此进行宣传。萧特的母亲闻讯后,

于四月曾来中国。〔5〕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命令东北军“绝对不抵抗”,公开

执行卖国投降政策。一二八战争后,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宣言中曾声称“中央既定

长期抵抗之决心”,此外又有“心理抵抗”之类的说法,这些都是为推行投降政策

而作的掩饰辞。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