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温相原创】明史杂谈(10)--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变始末(一) -- 燕人狂徒

共:💬83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温相原创】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变始末(四)--燕王大靖难之长驱直入

(5)长驱直入

李景隆在山东的丧师辱国已经表明了建文君臣在削藩战争中实在不是应变的行家。特别是当近臣黄子澄请求诛杀李景隆以谢天下时,建文帝不知出于何种目的居然没有答应,黄子澄痛哭说:“大事去矣,荐景隆误国,万死不足赎罪!”李景隆一战损失大军二十万之众说明南军在短时期之内已经不能完全消灭朱棣,两军的作战进入相持阶段。

然而,朱棣虽然取得阶段性胜利,却也不能立刻驱逐南军,特别是进入山东之后,战争进入胶着状态。山东当时的总督粮饷的铁铉成了朱棣的克星之一了。铁铉曾经被朱元璋相当赏识,字之曰“鼎石”,为人干练、精明、忠勇、机敏。朱棣最初的想法是“独以得济南,断南北道,即画疆守,金陵不难图。”所以,他趁着李景隆大败之际,挥师杀入山东就是为了济南,可是偏偏遇上“不识时务”的铁铉,让朱棣大伤脑筋。史称:“燕兵堤水灌城,筑长围,昼夜攻击。铉以计焚其攻具,间出兵奋击。”搞的朱棣焦头烂额,铁铉还想出一条计策,让城中的百姓诈降,朱棣大喜,亲自统军进入济南,不料,“铉伏壮士城上,候王入,下铁板击之”,朱棣的战马立毙铁板之下,朱棣几乎断送了性命,怀大愤恨还,以誓杀铁铉为己任。朱棣初到济南可谓“尽力以攻,期于必拔”,然而三个月过去了,济南坚固依旧,而北军损失大增,朱棣只好被迫还师。朱棣自起兵以来,连败南军,唯独一个济南城把他弄得毫无办法。

李景隆败后,建文以盛庸为平燕将军,统军对抗朱棣,适时,吴杰、平安守定州,盛庸驻德州,徐凯屯沧州,为犄角之势。朱棣攻破沧州之后,兵薄济宁,盛庸于东昌府之外邀击北军,东昌大战就此拉开序幕,朱棣北军仗着前两次战胜的骄横,左冲右突,盛庸使用火器大面积的杀伤北军,朱棣一时恼怒中了盛庸的计,亲领少数军队杀进盛庸布置好的中阵,结果被重重围困,朱能等人率领蒙古起兵解救也不能脱身,朱棣手下第一号大将张玉也被迫从督战变成亲临战阵,此一战,北军伤亡惨重,张玉为了救护

朱棣被射死马下,北军精锐丧失殆尽,朱棣仅以百名起兵卫护逃离。这是南北之争以来南军取得的最大的胜利,建文特到太祖庙告祭朱元璋亡灵祝捷。

朱棣回师北平之后,很多将领都劝朱棣歇军再战,只有道衍不同意,他坚决主张再度进军,朱棣采纳了他的意见,于建文三年春三度举兵,南出保定,盛庸和朱棣对决于夹河,盛庸虽然阵斩朱棣大将谭渊,然而自己的骁将庄得等人也都战死,战至酣热之际,东北风大起,利于北军,于是,南军大败,这时,朱棣部将李远又焚粮艘于沛县,盛庸二十万大军无粮草可以坚持,只好退避三舍,进入德州。

此后一年之间,南北军互有胜负,到建文三年年底,朱棣起兵三年,仅据有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这时候,南京被责罚的宦官逃到北平把南京的虚实告之朱棣,朱棣大喜,问策于道衍,道衍说:“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朱棣就此定下长驱直入的方针。

建文四年,朱棣誓师曰:“频年用兵,何时已平?要当临江一决,不复返顾矣。”由馆陶渡河,在肥河大败南军,随后北军攻陷东阿、汶上、邹县,直至沛县、徐州,南军平安诸将前来堵截,双方大战于齐眉山,建文调来中军都督府都督,魏国公徐辉祖助阵。朱棣部下多有畏难情绪,朱棣大怒,大将朱能以汉高祖建业一事从中鼓励诸将,北军才得以成行,此次战役,朱棣没有捞到什么实际好处,反而损失了大将王真、陈文、李斌,韩贵等人,然而,建文听信谰言,调回徐辉祖,使本来战败的朱棣得到足够的喘息,徐辉祖是深得乃父徐达的真传,属一时名将之选,徐辉祖去后,朱棣大畅其行,何福孤军奋战不敌北军,灵壁一战北军生擒平安、陈晖等三十七将,丘福、朱能袭破盱贻,控阻盛庸于南岸。此时,朱棣已经显得胜券在握,他表示:“凤阳楼橹完,淮安多积粟,攻之未易下。不若乘胜直趋扬州,指仪真,则淮、凤自震。我耀兵江上,京师孤危,必有内变。”果然,当北军攻克扬州之后,建文立刻慌作一团,派遣庆成郡主来朱棣军中求和,朱棣冷笑道:“我连太祖封给我的燕王都不要了,还要什么割地呢?”下令不许。

建文四年六月,江防都督佥事陈?u以舟叛降朱棣,朱棣军力大增,六月三日自瓜州渡江,盛庸以海艘迎战,败绩,六月四日攻破镇江,次日攻破龙潭,南京已经指日可待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