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古琴音乐欣赏(中) -- 九霄环珮

共:💬14 🌺2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古琴音乐欣赏(中)

前面主要是着重点出古琴音乐的根本趣味在于有灵性的诗,这是从音乐的抒情性和思想性来看待琴曲的。音乐除了抒情性和思想性,她还具有舞蹈性,状物性,和叙事性——这些都是她的主观属性。所谓主观属性就是人听了音乐之后产生的心理感受。音乐的主观属性还可以分两大类:形象的和抽象的。一般来讲,说音乐有舞蹈性和抒情性大家都会同意,但说音乐有状物性,叙事性,和思想性,估计很多人要皱一皱眉头了。其实音乐在很大程度上和绘画以及作文是相同的。绘画具有状物性这没有问题,国画里面山水人物,花鸟虫鱼都是状物的对象。也有些画作是叙事体,描述一个事件,或者是通过一组画面细致地描述一个或一系列事件。国画的意境里面,渗透着作者诗心。写文章就更明显了,都有叙事,状物,抒情和表达思想的性质。甚至,有些绘画和文章也能让人体会到某种节奏感。当一个曲子,能够让你非常迅速感觉到以上一种或多种性质时,那么这个作品对你来说就是形象的;相反,有些曲子不能非常迅速让你感到这些特征,那么这个作品对你来说就是抽象的。

很多人认为琴曲很闷,这话不能说不对,恐怕也不能说完全对。要展开谈需要很多字,首先从琴曲的舞蹈性谈起吧。如果一个乐曲让你产生一种舞蹈感,我想这大概就可以活跃气氛而不感到“闷”了。其实有很多琴曲是有舞蹈感的。比如小曲“酒狂”和“忘忧”,这是琴曲里面活泼欢快的两个典型。“酒狂”姚炳炎打谱的版本目前影响最大,此曲一般来讲是酒后醉态,这个“醉态”是很形象的。在我眼里,此曲可以看作是酒后舞曲,或者说是轻度的狂欢曲。成公亮打谱的“忘忧”也是具有欢快的舞蹈感,你可以到成公亮的个人网站上下载他演奏此曲的视频,然后注意他手指的运动。此曲的音乐配合他的手指舞蹈化的跳跃和滑动是一种难得的艺术享受。

稍大一点的曲子里面,“梧叶舞秋风”和“沧海龙吟”也具有特别的舞蹈感。“梧叶舞秋风”主要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刘少椿的,一个是吴景略的。刘少椿的风格是拙和正。这里说拙不是说他手笨,而其实是一个特别的称赞。刘少椿有一句话是“半部平沙走天下”,还说过弹曲子熟练了以后还要把她当作陌生的曲子来弹。所以刘少椿的美学主张是下每一个指都要很“正”,以至于让人觉得“拙”——一种古拙,绝对不能“油”。吴景略是原来是弹琵琶的,手快,他弹的每一首曲子都要比别人更快一点,但他的快是有美感的快,别人很难模仿得来。这个“梧叶舞秋风”把这两人的版本结合对比来听是非常有趣味的。

每一种乐器都有一些曲子是属于炫技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突出表现这种乐器的能耐。能够称得上炫技型的琴曲其实有很多,我个人觉得“沧海龙吟”就是一个代表。为什么说是炫技,因为别的乐器演奏同一首曲子绝对玩不出古琴特有的风格。“沧海龙吟”里面的龙吟意象是通过古琴特有的吟猱技法来表现的。有趣的是,这样的龙吟仿佛可以配以某种舞蹈。这里所谓的舞蹈是意向性的,不一定能和现实存在的某种特定的舞蹈取得直接联系。(我曾经以身试法,妄图随着“沧海龙吟” “翩翩起舞”,但是形象比较古怪,遭到无情的讥笑:-))。而最合适的配乐舞蹈就是我前面提到的琴师抚琴的手指的舞蹈!这种舞蹈性较强的琴曲如果能得到相关的视频,一定不要错过!“沧海龙吟”似乎流行的主要是乐瑛的演绎。乐瑛是一位难得的取得很大成就的女琴家,她在演奏方面吟猱的功夫独到。除了“沧海龙吟”,她的另一部代表作是“列子御风”,此曲在风格上与“沧海龙吟”相似,都是传承于庄子的绚丽的浪漫主义。

具有状物性的琴曲是很多的。琴曲的状物和国画的状物在艺术的本质上有强烈的相通之处。大家都知道,中国绘画在早远的古代就开始把山水花鸟等自然物作为艺术创作的对象。这看似普通甚至当然,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我们从文化比较的角度可以发现中国艺术的可贵之处。在西方的美术史中把自然物作为主要的艺术对象还是印象派在东洋美术的影响下产生之后的事情。在这一点上,中国艺术显得更加早熟一些,这似乎和中国自先秦以来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有直接的因果联系。在画家们描绘山水花鸟的时候,琴家们也把情怀寄托在这些外在的自然对象上面。山水方面我们不但有“高山”,“流水”,还有“石上流泉”和“碧涧流泉”等等。花鸟方面我们有“幽兰”,“梅花三弄”,“孤竹君”,“平沙落雁”,“秋鸿”,“鸥鹭忘机”等等,泛泛的自然界方面我们还有“阳春”,“白雪”,“春晓吟”, “风雷引”等等。

在谈论琴曲的状物性的时候一个有趣的话题是分析它们的形象性和抽象性。有些琴曲,只要给你一个标题,音乐形象是非常直观的。比如“流水”,子期在不知道乐曲标题的情况下就能听出艺术对象,这一方面是因为子期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流水”一曲形象突出所致。我个人以为“梅花三弄”,“平沙落雁”,,“鸥鹭忘机”,“白雪”,“春晓吟”,“风雷引”等作品都是很形象的。比如“鸥鹭忘机”优美和缓的旋律让人很容易联想到鸥鹭这种鸟类的优美蹁跹的姿态。

关于琴曲的形象性,我有两个观点,一是虽然形象的音乐很容易为听众所接受,但是过分的模仿只会落入“形似”的窘境。比如有个曲子叫“百鸟朝凤”里面模仿许多逼真的鸟叫声,这种音乐也能调动一下气氛,但除此之外,其艺术价值在我看来有限的很,原因是过于直露了。我还看见过一个用玉石雕刻成的大青菜,非常象,但在我看来也就是“象”而已,没有什么看头。我上面说的形象的琴曲其实也是很含蓄内敛的。比如“风雷引”这样的曲子就没有可以刻意营造震天之雷和咆哮之风的形象,也还是点到为止。

关于琴曲的形象性,我个人的另外一个观点是对于不同的听众,所谓形象与否以及形象的程度是相对的;并且,对于相同的听者来说,不同的曲子形象程度不同。比如“白雪”,我觉得形象,你可能觉得抽象。比如“阳春”,我觉得抽象,可能也有人觉得形象。琴曲里面的某些曲子恐怕要比另一些更抽象一些。比如“高山”比 “流水”抽象,“阳春”比“白雪”和“春晓吟”抽象,“幽兰”和“孤竹君”比“梅花三弄”抽象,“秋鸿”比“平沙落雁”和“鸥鹭忘机”抽象。真正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同样的题材,“阳春”和“春晓吟”让人的接受程度简直差异太大了。当我在琴弦上不论快慢弹出“春晓吟”头一两个乐句时,春天的温暖和熙扑面而来。在我看来“春晓吟”是造诣极高的曲子,《二香琴谱》认为它“和平、中正、大方”,为诸曲之冠,看来并非虚词。名声极大的“阳春”反而让人摸不着头脑。这个问题可能有多个原因:有可能是我鉴赏能力还欠缺,有可能是因为“阳春”比“春晓吟”古老得多,也有可能演奏“阳春”的琴家并没有真正把握好这首曲子。我想首先还是我个人的水平问题吧。

从全世界的音乐范围来讲,确切地标为叙事曲的,有,但不多;另外一方面,很多乐曲并非叫作“某叙事曲”,但是具有一定的叙事性甚至戏剧性,比如“嘎达梅林”和“梁祝”。琴曲里面也有些曲子具有一定的叙事性,有些通过加小标题来提示听众和演奏者。比如描写兵围垓下的项羽面临四面楚歌绝境的“楚歌”有以下小标题:忆别江东、气欲吞秦、夜闻铁笛、八千兵散、英雄气消、泣别虞姬、阴陵失道、乌江不渡。再比如“广陵散”的若干小标题包括:止息、井里、申诚、顺物、因时、干时、取韩、呼幽、亡身、作气、含志、沉思、返魂、徇物、冲冠、长虹、寒风、发怒、烈妇、收义、扬名、含光、沉名、投剑、峻迹、守志、归政、誓毕、终思、同志、用事、辞乡、气冲、微行、意绝、悲志、叹息、长吁、伤感、恨愤、亡计、会止息意等。“樵歌”这个曲子我现在领悟还不深,就算是瞎说吧,我觉得其中至少有两个事件的意象,一个是用斧子伐木,一个是担柴下山。前者有“叮叮”之声,后者的意象看过农民挑担子的会比较容易体会得到,其中有一种伴随着脚步的有节奏的介于喘息和号子之间的声音,这是挑担子的自然而然发出的劳动的声音,我认为是美好的,在 “樵歌”被作曲者加工而变得含蓄深沉。

就象前面已经提到的,当我说琴曲的根本美感在于有灵性的诗,这是强调古琴音乐的抒情性和思想性,在这里我想再针对这个话题做一个发挥。那么什么叫作抒情性,什么又叫作思想性?这些抽象的概念其实有仔细分析的必要。“抒情”抒的是感情吗?音乐当然是可以抒发感情的。通常来讲,感情一般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爱恨思念埋怨等等。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情”,那么用“抒情”来描述琴曲就有点不合适了,因为很多琴曲取中正平和之道,并不能很恰当地套用“感情”这个词,相反,有些琴曲的审美观是背离通常说的“感情”的。所以我个人觉得琴曲的抒情更确切的说是抒发“情怀”。“情怀”这个词包含的范围比“感情”广泛得多。不管什么琴曲,我们都可以说她抒发了某种“情怀”。比如“高山”抒发了什么“感情”?更确切地而是抒发了一种“高大雄伟”与“虚怀若谷”的“情怀”。再比如“列子御风”又是抒发什么“感情”?依然是“神通广大的逍遥”这样一种“情怀”。所以,我们在欣赏琴曲的时候不一定要去寻找什么“感情”来抒发,而应该尽量往某种“情怀”上靠拢。当然“情怀”也包含一些“感情”,“忆故人”主要就是思念之情,“凤求凰”就是爱情,“长门怨”就是幽怨,等等。值得注意的是,琴曲里的感情都是很克制的,就象我在前面谈及琴曲状物的含蓄性一样。比如“长门怨”固然有幽怨的意境,但这种克制状态的幽怨听起来甚至让人有点娇俏的错觉。琴曲在表达感情的时候,与其说她是试图把她的感情传染给你,让她的悲喜影响到你,不如说她想把一种美感展现在你眼前。所以,听琴的一个要点在于 “审美”,而不是被“感情左右”。有些别的类型的音乐,听过以后你会觉得头脑昏昏的,那一般是因为神经刺激过度的表现,这是和古琴的美学趣味相左的。

那么什么叫“思想性”呢?琴曲是音乐,音乐是艺术。所谓艺术的思想性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大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说法吧。这里我就古琴音乐的话题说说的自己的观点。首先,我觉得某些琴曲确实有一定的思想内容在里面,有的还带有一定的哲理。比如“鸥鹭忘机”里面优美而天真的旋律昭示着人与鸟类之间亲密无猜的意境,这里就有思想了,这不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吗?这是道家的思想范畴。“文王操”我的理解,核心就是一个“仁”字,这是儒家的思想范畴。佛家的也有, “普庵咒” 就是一个例子,心情烦躁的时候,听听“普庵咒”可以放宽心胸。除了主流的儒释道,琴曲的海洋里还有墨子的身影,比如“墨子悲丝”,讲的是墨子感叹人在社会中受到污染,如同丝本洁却被染色。关于“思想性”的问题,我的另一个观点是琴曲的思想性和抒情性有着紧密的联系。也许可以这么说,所谓音乐艺术中的“思想”其实是一种极端深刻、被升华了的“情怀”。也就是说,当被抒发的“情怀”能够脱离个人而上升到整个人类的时候,“思想”就诞生了。

关键词(Tags): #国乐#古琴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