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还记得那些老国手吗? -- 风尘仆仆

共:💬356 🌺67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还记得那些老国手吗?(续二)

列位,刚下班俺就去老萨的“苏27”那里跟了个帖。一不留神把大批河友惹急了!甚至打算“批斗”俺。怕怕!这不,赶紧写了(续二)。说不定努力表现一下,能躲过被“揪斗”的厄运。嘿嘿!

郗恩庭在31届世乒赛上仅获得男单第三名,这让他十分郁闷。不仅是他本人,教练、队友也都认为他本应拿到冠军,至少也能进入决赛(假如进入决赛,大郗的对手将是日本的伊藤繁雄!窃以为伊藤根本不是大郗的对手)。

然而,世事难料。郗恩庭进入四强后,下面的对手将是来自瑞典的本格森。赛前领队找到他谈“思想”啥的。大郗却满不在乎的说:“老×,放心!你就等着看我抱杯子吧!”(这可不是我编的,而是多年以后郗恩庭在电视专访节目里自己说的)。比赛开始了,第一局,正如大家预料的那样轻松愉快:本格森差点被郗恩庭的发球绝技给弄疯喽!比分悬殊的令人吃惊。第二局开始阶段也是如此,大概在十几比几的落后形势下,本格森突然一反常态:开始进行超常规的“胡打”(或者叫“瞎整”)手段。不管郗恩庭发什么球,本格森一概发力抢攻,毫无章法可言!好像根本不考虑那球会打到什么地方。有的球甚至直接打在郗恩庭的身上以致让大郗感到有点疼。这种毫无绅士风度的打法令郗恩庭十分不快(那时候的郗恩庭毕竟经验不足,竞技场上具有绅士风度如涅莫夫者能有几个?)。同时他也认为,本格森这是打算放弃了!他没有想到,本格森这是在用一局球的代价来适应对手的发球,同时还兼有干扰对手情绪的作用。郗恩庭确实受到了干扰(虽说他年纪不算小了,但毕竟是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竟然让本格森追了上来。我实在记不清最后的比分,总之郗恩庭越打越失常;本格森越打越“疯”。就这样,本格森淘汰了郗恩庭。继而在决赛中击败伊藤繁雄,为瑞典拿到了历史上第一个男单冠军(假如我记错了,请别砸我。因为凭借记忆写东西,我实在把握不大,只是努力写出我的印象。我记得在此之前好像瑞典人只拿过男双冠军)。

在参加31届大赛时,郗恩庭的打法还是比较传统的直板正胶快攻。推挡技术堪称一流!已经记不得是谁说过:河北籍选手只要是打直板的,推挡技术都非常的强悍。加上他的发球变幻莫测,转与不转的发球动作简直无法分辨!初出茅庐之时,确实也有不俗的战绩。但半决赛的失利也让他看到了今后的艰难,因为欧洲人的弧圈球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当时,中国人的传统直板快攻在对付弧圈球方面还没能找到克敌制胜的法宝(事实上过了10年之后,新一代优秀的直板正胶选手才脱颖而出,代表人物是谢赛克、江嘉良、陈龙灿)。郗恩庭面临的课题就是:如何压制住欧洲人的弧圈球。特别是发球优势不够显著的时候。

徐寅生是个聪明透顶的人。做运动员时就有“智多星”的美誉。现在他作为中国男队的主教练,每天苦思冥想的就是如何创新,如何保持中国乒乓球的技术优势。31届结束后,他与正在渐渐步入仕途的庄则栋产生了分歧:庄则栋认为,采用直板快攻的中国运动员在“快”的方面还不够(传统快攻归纳起来就是“快、准、狠、变”),还要更上一层楼。而徐寅生认为,我们的运动员已经足够快了,需要再加一个“转”字。要把中国的快攻技术扩展为“快、准、狠、变、转”。后来的一切都证明,徐寅生的论点是正确的,不愧“智多星”的称号!事实证明不把旋转吃透并掌控之,是无法与现代弧圈球相抗衡的。我想,假如让徐寅生和庄则栋单挑,徐寅生大可拍着庄则栋的肩膀说:“打球,我不行。做教练,你不行!”

现在,徐寅生为了32届世乒赛,要打郗恩庭的主意了。徐寅生提出,郗恩庭把原来的正胶胶皮换成反胶胶皮!让一个运动员放弃原有的已经非常成熟的技术是很困难的事情。况且成年人不像少年选手有较强的可塑性。再加上两年一次世乒赛,时间够吗?这一切都让郗恩庭感到莫大的压力!一直犹豫不决。最后在徐寅生的坚持下,郗恩庭换了胶皮。虽说不能算是从头练起,但依然是困难重重。以致练到后来,大郗甚至打算改回正胶。此时,距离32届已经不到一年了。徐寅生以少有的严厉对郗恩庭发出了“最后通牒”:改回去可以,但是就不要去打32届了!(我猜他大概他会这样讲:“侬勿想打反胶?好哦呀,南斯拉夫侬就勿要去咯!”呆鹅兄,这算勿算哈岗八岗哉?)没办法,大郗硬着头皮继续练下去。历尽磨难,终于修成正果!三大神功相辅相成:发球、推挡、弧圈球。这就要下山去找回两年前的“场子”了!

顺便再说一下胶皮,其实早在60年代初期,从事乒乓球器材研发工作的中国技术人员就已经制作出了反贴胶皮。只不过性能还不是很理想。大概是在60年,一批反贴胶皮(好像是上海生产的)被送到了集训队,请国手们试用(我猜,那主要是给横板削球手和陪练队员们用的)。大概是因为制作模具时有点疏忽,使那批胶皮的颗粒尺寸过长!按说这都是些不合格品,如果不是急需,人家厂方也不会跑到专业队去丢人现眼。然而,正是这批不合格的胶皮出人意料的成全了另一位大师———张燮林。当时,小张同学拿着一块胶皮翻来覆去的捣鼓。随后突发奇想:将这块胶皮反其道而用之:颗粒朝上的贴在自己的球板上!经过试打,效果那是相当滴好哇!于是,中国人的一项秘密武器诞生了———长胶胶皮!这种胶皮很难制造旋转,但是同时它也不会明显的改变来球的旋转。即所谓的“反旋转”。您的弧圈球很转么?得,俺给您削回去,让它在您那里变成强烈的下旋球!拉球……下网!……您的球不转?也好,俺还是给您削回去,仍然不转。然后您一定会误以为这球很转,拉球……出界!……。好了,小张同学拿着它削遍了整个世界!搞得外国选手们云里雾里的摸不着头脑。为了保密,张燮林还为它搞了一个“替身”———除了胶皮不同(但颜色相同),其他地方一模一样的另一块球拍。每当外国人提出观摩一下他的球拍时,他就把“替身”拿出来。吼吼,刚才我还指责本格森缺乏“绅士风度”,可是这小张同学的做法是不是也有点……那个……那个啥。

到了郗恩庭时代就没问题了,天津橡胶研究所开发出来的“729”反贴胶皮在性能上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国手们的需要。现在就看中国选手在萨拉热窝如何展示自己的才华了!

(待续)

关键词(Tags): #乒乓球#国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