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40军在朝鲜 -- 小成

共:💬490 🌺3460 🌵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十二)黎明前的黑暗

(十二)黎明前的黑暗

砥平里战斗我军对敌反击受挫,随后敌军大举反扑,我军全线转入防御。朝鲜战争第四战役进入第二阶段,即运动防御阶段.2月17日,志愿军司令部决定,争取两个月的时间,以集结兵力,改善交通运输,囤积作战物资,待引敌深入,置汉江于敌背后,再行反击.具体部署是:第一梯队集中志愿军四个军(38军50军42军66军)和人民军四个军团(1军团2军团3军团5军团),第二梯队集中志愿军三个军(26军39军40军)和人民军一个师(19师团)。

2月20日,李奇微发起“屠夫作战”,目的是将横城反击战被志愿军突破所造成的凹形战线拉平,联合国军集中美陆战1师,骑兵1师,英27旅和韩3师韩6师向东线的邓华集团发起猛烈反击。达到目的后,3月7日,李奇微在西线发起“撕裂者行动”,意图不给疲惫的志愿军任何喘息之机,最大限度的杀伤志愿军的有生力量。

此时的志愿军处于朝鲜战争的最困难的局面。第二批入朝部队仍没有赶到,第2战役冻伤严重的9兵团的20军27军仍然无法参战,只有情况较好的26军勉强开赴前线,但由于体力没有完全恢复前进速度十分迟缓。能够马上参加作战的仍是最早入朝的6个军,这些部队经过连续作战减员严重,每个军至少减员过半。更严重的是后勤补给严重匮乏,不仅弹药短缺,连各种装具也破烂不堪,赤脚露体成普遍现象。由于朝鲜地形的限制和第2批入朝部队开进迟缓,我军必须采取节节抗击的方式以空间换时间。更严重的是,由于考虑到前一段时间我军连续取得胜利,如今快速后撤会造成不利的政治影响,彭德怀甚至给各军制定了“撤退指标”,明确规定一天最多能撤多少公里。而且指出:只要敌人不进,我们就不退,敌人退了,我们还要进一点。这种做法恰恰是李奇微欢迎的,他制定的“磁性战术”就是为了始终保持和志愿军的接触,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问题反而是与志愿军脱离接触找不到战机。第三战役与第四战役我军多次出现片面为了政治影响而干扰正常军事部署的现象。到了朝鲜战争后期,对于朝鲜战争出现的边打边谈的情况,毛泽东明确提出“打的只管打,谈的只管谈”的原则,较好的处理的军事与政治的关系。

3月12日,40军接替42军的防务,在东起洪川北,西至座防山,南起洪川江北岸,北至金化以南的广大地区组织防御。吸取第一梯队部队的经验,部署上采用“兵力前轻后重,火力前重后轻”的原则。所谓“兵力前轻后重”,就是前沿派遣一个班或一个小组前出几十或几百米扼守要点,控制通道,独立作战,以点制面。在其后方排连阵地梯次配置,节节抗击,互相支援。因为美军在进攻中奉行李奇微的“火海战术”,地空火力非常猛烈,正面兵力密集,容易遭到其火力杀伤。所谓“火力前重后轻”,则是将迫击炮和重机枪等重型火器尽量靠前配置,以便最有效地发挥火力,压制敌人。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弹药不足和战损严重,在运动防御作战阶段,我军的炮兵大多已撤回后方,前方部队能集中的重火力基本上只有迫击炮和重机枪了。

因为战线宽兵力少,40军党委号召部队敢于独立作战,以少胜多,创造独胆英雄,投弹能手和神枪手,并要求部队构筑“四防两便”的防御工事,“四防”防炮防空防火防毒,“两便”即便于发扬火力,便于机动。可以说,运动防御战阶段考验的是我军基层官兵的战斗意志和单兵与小组的战斗技能。

此时正是1951年的春天,春寒料峭,冰雪未融。部队处于最艰苦最困难最疲惫的严峻时刻。40军官兵入朝时只穿一套棉服,连续作战一冬天也没有换过。此时棉裤的臀部早已磨露,战士们只好用粗针大线缝上一块门帘式的遮羞布。棉袄袖口早已磨飞,半截胳膊露在外面,冻的通红。两只手粗糙的像鸡爪,裂开的一道道口子有小孩的小嘴一样大。缺医少药的战士们被迫自己用针线将其勉强缝合来止住流血。尽管如此,战士们在修筑工事时依然一丝不苟。饥寒交迫的士兵用镐锹在坚硬的山石上挖出一尺多深的散兵坑交通壕和机枪阵地,同时构筑了掘开式的隐蔽部,上面铺三五层的圆木,再培上一两米厚的土。有的班组还在交通壕的侧壁上掏出了防炮的猫耳洞。为了防御美军投掷的凝固汽油燃烧弹,在阵地周围清除枯草,扫清射界,打出防火带。

这一阶段发生的战斗规模都很小,小成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战例向大家介绍。

3月21日,118师354团7连派4班对有可能驻扎美军的南叶莲山进行搜索侦察。黄昏后,4班出发,他们将全班分成两个战斗小组,分别由班长倪忠诚和副班长赵保全指挥。一组探路,一组掩护,全班保持肃静,隐蔽前进。接近敌人阵地时,为了不惊动敌人,副班长赵保全一个人摸了上去,发现一伙美军正在烤火,他端枪冲了上去,用枪一指,高喊:“汗之阿扑”。五个美国大兵的枪都挂在树枝上,面对黑洞洞的枪口只好乖乖的举起手来。离他们不远的地方还有三个美国兵在站岗,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班长倪忠诚带领的战斗小组缴了枪。这样4班一枪未发,活捉美军一个班,缴获各种枪支7枝。第二天天刚亮,美军又上来一个班来换防,这些人对阵地上的事一无所知,背着枪一点防备都没有,4班以伏击的方式突然开火将其全部消灭。此后,4班坚守美军构筑好的工事,连续打退敌人三次进攻,杀伤美军三十多人,自身仅一人负伤,创造了以少胜多孤胆作战的模范战例。他们受到了志愿军司令部的通令嘉奖,副班长赵保全荣立一等功,4班荣立集体二等功。

还有一个战例,发生在座防山前沿的725高地,坚守阵地的是119师355团8连8班的杨树华战斗小组,他们一共才三个人,其他两个还是新兵。3月10日天一亮,一个排的美军趁着雾气摸了上来。杨树华沉着冷静,等到敌人进入30米的距离才开火射击,被打中的美军纷纷倒下,活着的连忙卧倒。杨树华见此情景向敌群投掷手榴弹,炸的卧倒的敌人纷纷爬起向后逃跑,杨树华又接着瞄准射击,接连打倒了好几个。打退敌人,杨树华命令其他两个新战士进隐蔽部,自己留在阵地观察,不久,对面山头上美军的轻重机枪一起开火,打的阵地石土飞扬,打完枪,美军又上来一个连,此时阵地上只有几十发子弹和五枚手榴弹。美军吸取上次进攻的教训,走走停停,有两个人一前一后的往山上爬,杨树华找好角度,一枪将他们两个打倒在地,后面的人还在前进,杨树华找好角度又一枪打倒两个人,在旁边两个新战士看的目瞪口呆,直到敌军后逃杨树华开始投出手榴弹他们才反应过来。弹药打光,他们奉命撤出阵地。美军伤亡数十人,总算占领了阵地,他们在山上摆上对空联络板,开始修筑工事。黄昏,8班进行反击,杨树华小组冲在最前面,他们隐蔽肃静的冲上阵地,突然向正在修筑工事的美军猛烈射击,美军猝不及防,逃下山去,丢下机枪1挺,自动步枪8枝,卡宾枪1枝,子弹1000多发。在接下的日子里,他们凭借着美军留下的阵地和弹药又和美军打了四天四夜,圆满完成了阻击任务。杨树华荣立一等功,被命名为二级战斗英雄。

仗打到最后越来越残酷。4月4日,联合国军攻击我1200公尺高的华岳山阵地,守卫部队是120师358团1营3连1排3班副班长王学凤率领的一个战斗小组。开始敌军投入两个排,激战中,王学凤两腮被子弹贯穿,牙碎舌烂,他顾不得包扎,吐掉碎牙坚持战斗。打退敌人后,敌人又出动一个连,在五挺重机枪的掩护下发起攻击。不久,战士邓兴祥负伤,王学凤不能说话,打手势示意战友把他抬下去,他一人留在阵地上,不久,双腿被重机枪打断,英勇不屈的他爬着坚持战斗,不幸头部又负伤,当敌人冲上阵地时,他艰难的投出最后一颗手榴弹,然后摔断自动步枪,滚下山崖,壮烈牺牲。

4月5日,敌人大举攻击我军鹰峰阵地。在阵地最前沿的是3连5班副班长刘维汉率领的战斗小组。他们连续打退敌人两个班到一个连的四次进攻。敌人久攻不下又使用火海战术,向阵地发射炮弹上千发。工事几乎全部打平。几分钟后,200多名敌军发起新一轮进攻,此时阵地上只剩下刘维汉和雷树清,他们将枪膛压满子弹,手榴弹拧开盖子,沉着应战,不久,雷树清中弹牺牲。刘维汉打光子弹后,握着最后一颗手榴弹,准备去拉响埋在阵地前沿的爆破筒,此时敌人已经冲了上来,十几支抢抵住了他的前胸,刘维汉从容不迫的拉响了自己的手榴弹,壮烈牺牲。

王学凤和刘维汉后来荣记特等功,追认为一级战斗英雄。

千千万万英勇的志愿军官兵,凭借着自己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出色的战术技能,在兵力与火力均弱于联合国军的情况下,顶住了敌人的进攻,为第二批入朝部队的开进与集结争取了时间,熬过了这段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光。

关键词(Tags): #40军(当生)#朝鲜(当生)#抗美援朝(当生)通宝推:托马斯,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