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有谁知道龙芯的近况?这么多年了有什么实际的产品? -- 锦候

共:💬76 🌺3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性质不一样

AMD是ibm扶植起来的,在他出头之前,整个平台ibm/intel/ms已经搭建好了, 也就是软硬件平台都出来了,大家只要考虑怎么一起往这个产业圈子里捞钱就可以。而且那个时候处在产业早期,投入相对没那么大。

现在龙芯要走的是2条路,一个是做通用平台,但是因为你芯片不是x86兼容的,所以没办法跳到前面那个平台里混饭吃了,那么要走的话,你自己琢磨把整个产业链搭起来,但是这个投入是蛮恐怖的,所以大家就都等着如何如何。 其实如果真有市场意识,那么这个通用平台还是可以细分市场的,类似eeepc这样的应用还是可以切一块出来的,但是问题搞科研的没多少兴趣,人家只对各种指标,大蛋糕有兴趣。

另外一条路就是嵌入式系统。 嵌入系统相对来说投入比较少,可以相对闭环,但是即便是这样,也需要一个适合的软硬件平台,在嵌入式系统来说,因为龙芯是mips指令兼容的,那么可以选的os比较多,所以大佬们比较看好这块,然后又开始偷懒了,等linux吧,呵呵。其实目前嵌入式市场linux恰恰不是最成熟的,版本众多,问题也很多,哪怎么办? 等他成熟吧。 等他们测试吧,等什么什么什么。

总结一下目前的现状就是,我们的科研人员更关心的是各种指标,因为这些指标直接决定了你科研的水平和你可以获得经费,所以相对来说怎么产业化,怎么搭建一个应用平台,迅速把圈子做大,这是他们很少考虑的问题。 前面那位同学说了,这个在测试,那个在测试,这个我至少4年前就是这样听说的。 整体一个状态就是等,中科院的那些专家还是那个态度,酒好不怕巷子深。

如果我们真的有产业意识的话, 那么集成一个应用平台出来,至少在嵌入式这块问题不大,集中精力做好1,2个产品,cpu的所有研发也都是以产品为核心,应用为核心,而不是追逐各种指标为核心,那么这个产业化 1,2年之内就可以见到效果。

比如我反复讲得EEEpc这样的东西,实际2,3年前就有些公司在研发,也意图使用龙芯的解决方案,但是得不到足够的支持,一直出不来,成本也下不来。提供给厂商一个硬件平台,还是一颗非x86的cpu,这个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我和政府部门接触比较多,对这种类型的科研项目有所了解。 要拿到经费,那么方案的第一个要素就是指标,国际一流,弥补国内空白,这是领导最喜欢的字眼。 你做个cpu出来容易达到,做个平台就难上加难了。 第二个要素是虚拟市场,也就是达到了各种技术指标以后,就会创造如何如何的市场价值,反正也是吹的越厉害越好,结题的时候找几个单位挂靠一下就算有市场效益了。 有点头脑的人都明白,技术的先进程度跟市场完全是2码事,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所以你可以想象这样的研究出来时什么? 一般来说,经费的30%还给各级部门的相关人员,这是打点费, 剩下的自己内部还有享受一定,真正算到研发上面的费用,大概也就是20-30%吧, 这样的费用投入当然更不可能去做市场开发和运作了。所以结题以后应该是继续申请,向新的指标进发。 我说的这算好的,还有要了几百万啥都没做的,花几万块钱买点东西交差的。我做过一个方案,那里面几千万,就基本是政府准备免费送给下面各种所谓高科技企业的,只要他们能忽悠出点东西来,结果方案一提出,下面各个都狮子大开口,让我觉得怎么到硅谷了。 现在过了2年了,还不是什么都没有。

一个所谓的中国芯,多少年了,还不能产业化,看起来奇怪,但是和中科院的其他项目比一点都不奇怪了,比如之前的那个中文os,好像是搞了近8年,培养了一堆博士。当然比较起来,这次好歹还是有东西的。

国家必须改变目前的科研经费的投入方式,否则么,没戏。这类非基础性研究,必须由应用单位来主导,比如国防科工委什么的。

windows移植到龙芯应该问题不大,nt本来就是在一个硬件抽象层上做的,以前就支持alpha和mips。 问题是没有多少人真正有兴趣做这个产业化,这才是关键。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