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翻译加整理】土壤和中国文明 -- 电子赵括

共:💬7 🌺3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翻译加整理】土壤和中国文明

#这是在一个日本电视节目中曾经谈论过的一个很有趣的话题,涉及到研究中国历史中很独特的一个方面。尽量根据记忆翻译整理过来给大家看看,对其内容稍有增补。由于涉及面宽广,个人对其中的内容并非完全了解,更无从说起赞成与否,但认为还是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如果有网友有更详细的资料,欢迎拿出来与大家共享。

“土壤?土疙瘩?这和文明有什么关系?”

这么想的人估计大有人在。其实,土壤和人类的生存文明的发展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还没有文字记载的时候,人类就开始从森林草原河流海洋等处获取食物,并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了最初的农业。所谓的农业,实际上是种植人类比较容易消化吸收的农作物,并通过对农作物摄取人类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农作物的种植牵扯到土壤的各个方面,因此对土壤的研究在近年得到了飞跃发展。中国拥有超过4000年的历史,高度发达的农业供养着古代相对众多的人口,这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土壤这一并不被人们重视的东西其实在默默地支撑并注视着这一变迁。

现在的陕西中部关中平原,自从西周以来就开始运用“清水”来进行规模不等的灌溉。然而汉武帝(公元前141年-前87年在位)时期开凿的白渠(引泾河河水)却是以“浊水”,即泥水进行灌溉。不少古籍中都记载了这一灌溉方式的原因,就是“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汉书?沟渠志》)其中可以看到,河泥被当作肥料使用,和古埃及利用尼罗河的定期泛滥灌溉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亦说明关中平原的土地本身还有提高的余地,并非是人们经常认为的“肥沃,仅仅缺水”。围绕着这个问题,自从1920年以来开始了一系列的调查。

在今天的土壤学中,“黄土”这个词已经不再用来表述地表土。“土壤”则被视为地球上的各种岩石在太阳,风,水以及动植物等的作用下经过不同的物理化学作用,长年累月的自然界的产品。近年来,每年春天北京都会发生黄沙飞舞的现象,以至于行人连眼睛都睁不开。这种黄沙被看作“黄土”的一种,而这种现象早在《诗经》等作品中就有描述,当时被称作“霾”。东汉许慎编纂的《说文解字》中对它的解释是“随风而刮土”,因此可以确定,早在春秋战国时中国就有了黄沙这一现象。然而,飞来的虽然是黄土,落到不同的地方历经岁月将形成不同的土壤。单纯的“黄土”堆积后,被称为“黄绵土”,如今的黄土高原上覆盖的就是这类土壤。黄土的特点是颗粒细缺乏粘性,因此很难供给植物生长时必要的养分,而且很容易流失。作为农业用地必须加以施肥。黄土如果落在草原,将形成所谓的“均腐土”(Isohumisols),耕作时还能清楚地发现草根以及草原中生长的老鼠等的尸体。正是这些东西提供着农作物所需的营养。黄土如果落到了森林,则将形成所谓的“褐土”(CinnamonSoils)。如果对“均腐土”和“褐土”进行持续的耕作和施肥,它们将成为农业理想用地,即所谓的“(土娄)土”。飞来的黄土因为条件不同,在地表堆积后也将形成不同的土壤。

至于黄土的由来,有人认为是从戈壁沙漠飞来。虽然这个说法曾经相当流行,但因为戈壁沙漠相当年轻,甚至被证明晚于黄土开始堆积的时期,因此在近代渐渐被否定。这个问题虽然没有定论,最近最为有力的说法则是从青藏高原被风吹来。第三纪末的造山运动前,喜马拉雅山只有海拔1000米左右,此后连带着到昆仑山脉的广大地区隆起了5000-8000米。因此来自印度洋的暖湿空气无法流入,青藏高原地表干燥后土粒被风吹起落到了以关中平原为首的地区,同时包括华北华中的广大区域,一直到今天这一堆积过程还在不断继续。除此以外,冰川的运动洪水的冲击都造成了黄土的堆积。

这里暂不详细讨论黄土的由来,重点放在黄土的性质上。无论落在什么地方,由黄土构成的土壤都具有以下的几个特性,

1 土壤的原材料实际为岩石,富含钙等矿物质并容易在地表堆积;

2 土壤由大小均等的细小颗粒构成,地下水很容易通过发达的毛细作用到达地表;

3 土壤(黄土)中的细小颗粒容易移动,在风化等作用下容易结晶,不易被植物吸收,即土地盐碱化。

如前所述,这样的黄土根据不同的条件可以成为不同的土壤,并不能一概称为“肥沃”。除去“均腐土”和“褐土”,黄土地实际上相对贫瘠,和“肥沃”的传统印象有相当的出入。

对于中国传统农业,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即使在关中华北等降雨充足的地区,如何将雨雪等降水保持到植物发芽成为了一个大问题。这一点上中国走出了一条很有特色的路,并不曾一概地依赖于水利灌溉。在关中华北的广大地域,“均腐土”和“褐土”等适合耕作的土壤曾经广泛存在。如前所述,它们分别是由草原和森林形成。和世界上其他地区一样,石器时代以来的中国农业也是从对草原森林的砍伐以求扩大耕地面积开始。在最初时,和森林相比草原由于更加容易开发而成为了被开拓为农田的对象.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仅仅利用森林草原留下来的肥沃已经不能满足不断扩大农业的需求.从西周末期到春秋时代,随着华北地区(三晋)的气候变得干燥寒冷,人们渐渐开始采取除草中耕等方式对传统的耕作方式进行改进.战国时期由于能够利用的森林草原地区的减少,为了在一定的地区继续耕作却又保持相应的产量,施肥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被考虑,因此施肥技术得到了大力发展.与此相对应的就是"大田谷作"这一生产方式得到了国家的提倡.这一以谷物耕种为中心的政策之影响,波及了政治经济制度甚至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

黄河中下游的黄淮平原是出现这一变化最早的区域(注:中国的第一条运河出现在春秋时代的楚国,或许可以看作农业方面变革努力的一个旁证).如今陕西省北部的黄土高原,在战国时代仍然是森林草原的覆盖地,那里的人们仍然从事着以狩猎采集为主的畜牧业生产方式(秦的君主似乎有这方面的血统).包括商鞅变法在内的一系列秦国的变法革新,从一定的程度上是将畜牧文化向农耕文化作转变的一次努力.在反映商鞅变法内容的《商君书》(其作者有争议,不少人认为是伪作或在后世被人增减)中,关于除草的描述屡见不鲜.其中包含了两方面的意味,第一,当然是开垦草原为耕地;第二,就是农田中的除杂草.改畜牧为农耕,这是秦国富国强兵政策重要的一环.众所周知,作为人类利用太阳能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以农作物为食品.商鞅变法也暗中符合了这一客观规律.

作为对比,战国时期的齐国则客观上保护了农业以外的其他产业.当时的齐国在农业(谷物栽培)以外,冶金,制盐,手工,畜牧业等等多种产业并存,并且以发达的商业聚集着财富.尤其对纺织业的支持使得齐国一直保有桑等作物,这就是为什么山东省现在还能保有相当的肥沃"褐土"的原因之一.与此相对应的却是秦在农本政策.在《吕氏春秋?上农篇》中,一方面强调对农民的尊重,另一方面则强调从事农业的人相对纯朴,易于管理.可见当时的秦国在以农为本的政策上无论政治经济,都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

另一方面,则是森林的砍伐.为了在战争中获得胜利,大量的武器铸造成了必须,伴随着就是冶炼时需要能源.没有石油煤炭的时代,人们将目光很自然地投向了森林.然而,森林的砍伐并不意味着耕地的必然扩大,因为有些林地即使砍伐了也不适合耕种.

战国时期以来,随着粮食需求的增长,森林和草原的开垦将近极限.在这样的背景下,灌溉农业,即灌溉原来的盐碱地使其成为农田便登上了历史舞台.最初的尝试出现在战国的魏(注:就是中小学课本中提到的西门豹治邺).水利建设的顶点,就是西汉的汉武帝时期.西汉初年以来,为了对抗来自北方的威胁匈奴,伴随着军事上的反击在西北利用沙漠中的绿洲进行屯田也在同时进行(注:其初衷是因为无法负担运输上的耗费).作为土地政策,这可以看作是扩大耕地的尝试.然而,到了汉武帝末期,尽管从整体上看"大田谷作"的方针并没有改变,重点却从扩大耕地面积(包括灌溉及军事开拓等)转向了提高单产.汉武帝时期建设的水利工程并非白渠一条.《史记》《汉书》中记载了不少的水利建设,全部是作为国家的建设项目而建成.然而,单纯的灌溉并不能保证土地长期肥沃.白渠的灌溉区域,就是以建成的汉武帝时期最为肥沃适合农垦.实际上,持续而且比较肥沃的土地,是所谓的"(土娄)土",并非是灌溉的土地.

什么是"(土娄)土"?

汉武帝晚年,面对多年对匈奴用兵造成的国库空虚,他开始调整内外政策.公元前89年,先以闪电般的速度任命了田千秋为丞相,并下了一道很有名的《轮台诏》,其中明确提出:"方今之务,在于力农".《汉书?食货志》中记载了这一系列的政策,并记载了从此开始推行的"代田法"的实施过程.与到此为止的灌溉农业不同,代田法为旱地农法,以牛拉印犁耙等农具精耕细作,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摆脱对灌溉的过度依赖,即使是盐碱地也能够有一定的收成.旱地农法的出现有一定的背景.在前面已经提到,即使是华北平原等降水量充足的地区,如何保持水分使得它不至于过早挥发是个大问题.由于土壤中毛细管的存在,在毛细现象下水会升到表面挥发,并使得土壤盐碱化.单纯的灌溉虽然能够解决一定的问题,但因为毛细现象的反复出现,会更加促进土地的盐碱化.旱地农法的关键就是要深耕,破坏土壤中的毛细管来达到保持水分的作用.然而,旱地农法中的中耕除草等作业中需要的劳动量激增.以代田法为开端的旱地农法给中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和其他古代文明相比,持续灌溉(实质上和其他植被争夺水源,同时会引起土壤的反复盐碱化)引起的沙漠化被避免,使得中国在此后的2000年历史中还能保留相当一部分绿地.从此后,中国的农业由灌溉向以代田法为代表的旱地农法发展.在这样的农业基础上,中国还保持了有一定肥沃程度的"(土娄)土".

如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所描写,汉武帝时期各地的特产皆有纪录,其中的来往贸易也十分频繁.很大程度上,这是西汉初年对经济采取自由放任政策的结果.汉武帝时期,对从事流通业的人(商人),政策性的没收财产以及将他们强行移居到关中等政策屡见不鲜.作为后果,商业活动被抑制.与此同时,自从秦时代起就是皇家园林的地方也被尝试着分配给那些希望种田的人(注:秦汉时宫廷财产以及国库是分开的,所以才会有少府这一专门管理宫廷用度的职位).这些政策结合着养蚕的兴起以及国家进行农具分配等的尝试,此后的国家经济向谷物生产为中心,全国各地都能在相对狭小的地域中生产出足够的生活必需品的方向转变.作为这一生产模式基础的旱地农法同时产生了肥沃的"(土娄)土".

汉武帝时期以后,经过著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的主导思想向儒家思想转变.战国时期的经典文献《孟子》中记载的小农经济模式,在战国时期不过是一种空想,而到了汉武帝时期才真正得以实现.这样的生产方式,作为资源循环型的农村建设有很多值得评论的地方.西欧农业中饲养的牲畜以在草原中放养的大型牲畜(牛羊)为主,草原和耕地不能并存,农业畜牧业互相排挤.而在中国则是以猪鸡等杂食性并且易于饲养的家畜为主.作为服装的原料,蚕丝等也逐渐取代了野兽的皮毛.值得注意的是,猪鸡蚕以及人的排泄物都是作为重要的肥料而被再次利用.谷物的壳等也先作为燃料消耗后,灰也被当作肥料撒回农田.这样,在相对狭小的地区内由于资源的反复利用也能够收获四人左右的农产品,老婆孩子的抚养也就相对容易.然而,这样的生产方式要求男子(夫)必须全力以赴地耕耘,女子(妻)则理所当然地要担负起包括"织"在内日常家务,很自然地就形成了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同时在这样的生产方式下,土地的肥沃则由于生产方式本身的循环而得以保证,久而久之就成为了所谓的"(土娄)土".

1999年6月,我们(这个电视节目的供稿人)有幸参加了中国农业史学会组织的考察旅行,走访了陕西省宜川县.宜川县和洛川县相邻,位于黄河中游著名的壶口瀑布的西面.到宜川县之前,到处都是和"黄土高原"名副其实的黄土,而宜川县中却有令我们回想起轻井泽和日光(注:均为日本著名旅游胜地,风景优美)的美丽白桦林,甚至还能看到清澈河流灌溉着绿色农田.据说江泽民主席在我们到访前一个星期也曾经来到这里视察,当时的指示中包含了开始于2000年的西部大开发计划.这个计划中的一个部分,就是我们旅途中到处都可以看到的醒目标语:"退耕,还林,还草".即使是已经成为了粮食产地的地区,也要在生态平衡的考虑上适当退耕,将其变为森林.大概,这意味着两千年以来的"大田谷作"方式走到了尽头?

这样的计划持续一二百年后,中国又会出现什么样的土地呢.

#在我翻译加整理这篇文章的途中,在朋友那里看到了一份《人民日报》(大概为3月13日),那里刊登的一条消息似乎印证了上面的说法:"中国的绿化面积首次超过了国土面积的1%."与此同时,还刊登了将来的目标, 2060年以及2080年分别要达到的百分比.2080年的我将超过100岁,真想活到那个时候看看啊.另外,谈一点题外话.中国两千年以来以谷物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很可能影响了中国以至东亚人的体质.根据研究,从小就惯于动物性食物(肉奶等)的欧美人和亚洲人相比,肠子短.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消化吸收过程中,肉类如果在人体内停留过长将产生有害物质,因此食肉类动物和食草类动物相比,肠子普遍短,这样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将肉类排出体外.日本近几年消化道疾病患者的增多,已经确认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肉类的增多)有关联.

通宝推:atene,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