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回乡掠影,序 -- 蝴蝶兰

共:💬175 🌺12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三,落到了后面的概述,1

二,因为人口争议提早出来的里面,贴了一些照片,看上去老房子很多,一副破落样子。其实呢,那些老房子,当然有些是主人家经济条件差,盖不起新楼。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别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我先前提到的交通问题。

自从不经过本村的新省道修好之后,经过本村的集装箱车子长途客运车子一齐少了很多。路面清净了,村子也日渐寂寥闭塞了。本村有钱的人家,都没有在老家置业的心思了。钱多点的,就在沪杭或者做生意的城市安家落户了。

这样,主人家基本在外的,经济条件尚可的,家里老房子有这么三类情况。

一,老房子也常住人。这种多数是在镇上买房子居住。一般是家里钱不多,城里买不起推而求其次在镇上买房子居住兼作投资保值。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孩子的学籍。老家惯例,只要在镇上买房子,就可以把孩子的户口迁到镇上。这样的户口变化是不涉及土地等任何利益关系的,伴随这个户口的迁移而迁移的仅仅是孩子的学籍。学籍在镇上,孩子可以在镇上读小学初中,不用交额外的赞助费。这个赞助费是固定存在的,平均下来大概一年千数左右。费用的正式名称随着政策的千变万化而随机应变。在这个费用面前,倒是人人平等,假设一个江西孩子和我们村的孩子,同样在镇上借读上学,交的赞助费是一样的。

二,老房子基本不住人。

2000年前后,有一个施工队的小老板赚了些钱,回家盖房子。当时两口子年纪大约就三十岁上下,盖房子的图纸是自个儿带回来的,标准的西方小别墅,和乡下土里土气的四方方房子完全两样。选的地皮也好,四面不接邻,清香的很(左邻右舍全无瓜葛,人际和地理环境都很清爽),前后无遮拦,阳光舒展,车子可以一直开到家,绝好的一块地皮,肯定花了大价钱的。自己在家里作监工有大半年,别墅壳子出来了,外墙贴好了,将近四十万铜钿落地了,口袋空了,刚好有一个工程开标,夫妻俩急吼吼的出门赚钞票去了。这一去这小洋房就变成半拉子烂尾楼工程搁下了,到现在也是门窗空空四面透风的。这许多年来出过不少主意。1,索性搞搞好请老娘过去住。老娘不高兴了:太清香的屋子一个人住就变成冷清了,四邻不接,连个说话的人也找不到,况且,我不是只有一个儿子,单单的住到你屋里岂不是说你兄弟不孝顺?不去不去。2,卖掉。可是就算肯打个对折,人家还嫌你这小洋楼不实用!3,装修好了自己住。哟,什么馊主意,还嫌水里丢铜钿听得响儿不过瘾丢的脸面不干净?!结果呢,这么些年来,小洋楼还是空关着。这位小老板在城里买了房子,回老家呢,就住在老房子了,反正老娘会把房间打扫打扫干净,棉被晒晒暖和,回来通共也没有几天很快就过去了

后遗症是,这位很能赚钱的老板,有这么一个人人嘲笑的经典投资失败案例。

他家离我家太远,看一个别一家的空房子吧。

点看全图

图上这个房子,水电不通,门窗全无。

三,老房子完全空关。

点看全图

在这张照片里,左前方轻烟下方有一溜儿整齐的老房子,其中有两间是我阿姨家,常年空关。因为家里老人都已经过世了,又在杭州开一个小小的公司不能脱身,年节都是不回来的。子女都已经各自成家买房,三对夫妻算起来在杭城有三处房子三辆车子,日子应算得宽裕。这个经济条件不算差,显然在老家老旧不能住人的老房子上是看不出来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