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萨评“历史上八艘最可笑的战舰”(下) -- 萨苏

共:💬26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呵呵,引经据典啊。。。。

小弟我对一战海军的了解并不深入,有关数据也无保留。所以也就不一一例举了。

“德国战巡, 是牺牲火力换速度. 一直到衣阿华都不得不如此, 看看蒙大拿的动力就知道了.”

据小弟所知,衣阿华是二战中美国的战列舰,蒙大拿则是美国在二战后期应对大和的产物,但是没有建成服役。依稀记得衣阿华是在蒙大拿的基础上缩小后的产物,但是的确是既不得了。这个想来是您的笔误了。

“火力防护机动, 战巡没法像战列舰一样兼顾. 德国人技术就是再高, 也不能不顾客观事实.”

这一点偶完全认同,动力就那么多,吨位就那么大,总有个上限。

“英德的战列舰设计思想就不一样,英国的思路是航速稍低,大口径火炮,装甲稍薄,火炮精度稍低。德国反之,既高航速,火炮口径一般略小,装甲极厚,火炮精度高。”的说法,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而言。

附上日德兰海战的基本情况:

双方兵力对比:

英国本土舰队 德国公海舰队

战列舰 28 16

前无畏舰 0 6

战列巡洋舰 9 5

装甲巡洋舰 8 0

轻巡洋舰 26 11

驱逐舰/鱼雷艇 77 61

水上飞机母舰 1 0

布雷舰 1 0

日德兰海战,英国舰队共损失3艘战列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战斗吨位达11.5万吨,伤亡6945人;德国舰队共损失了1艘老式战列舰、1艘战列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和5艘驱逐舰,战斗吨位达6.1万吨,伤亡3058人。

双方兵力对比和战损这一点毋须再引用有关资料了吧,网上相关资料很多。

“来看命中率的问题,卡伯雷斯的《日德兰的回忆一文》中提到: 德国公海舰队第一和第三战列舰队总共发射1904发大口径炮弹,平均每舰119发,每门炮10.9发(携带量为80-90发);战列巡洋舰共发射1670发大口径炮弹,平均每舰334发,每门炮37.95发(携带量为80-90发)。共计发射大口径炮弹3597发,中口径炮弹3952发,小口径炮弹5300发,大口径炮弹命中确认120发,平均命中率3.33%,中口径和小口径命中107发,平均命中率1.16%;英国战列舰总共发射大口径炮弹4598发,其中有15英寸炮的1239发,平均命中率2.17%。数据来自《Der Krieg zur See,1914-1918》第5卷,作者Otto Groos,柏林Mittler & Sons出版。根据Arthur J Marder教授在《从无畏舰到斯卡帕》(牛津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卷,第199页)指出的,德国战舰近四分之一的大口径命中弹集中在三艘英国装甲巡洋舰上,包括武士(15发),防御(7发)和黑王子(15发),她们都是在极近的距离上被命中的。前两者只有7000码,后者更是只有1000码。而在德国方面统计英国战绩时,并没有计算威斯巴登被击中的次数,根据英国资料,她至少被射击200发以上。因此参看双方命中率时,可以认为大致相当。”

就你所言,英(不含战巡)德(不含第二战列舰队)命中弹数绝对值为 120:99, 在当时的海战中,命中一枚大口径炮弹的后果是什么?1%的命中率差别, 已经是很大的区别了,而无敌不过是中了一次排炮而已。

动力方面,英国固然有优质的原煤,但是谁说德国没有呢?

客观的说,德英双方的战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只要看过日德兰海战的全文,基本上可以认为英国的运气好一些(是一些, 不是很多),数次占据较好的阵位,能够清晰发现瞄准敌军。德国数次只能看见英舰炮口火光,无法精确瞄准。

但是小弟窃以为日德兰海战的结果,固然是双方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因素综合较量的结果, 但是最后的战果,的确说明了德国的战舰具有一定的整体优势。英国如果能够把握机会,此战一鼓灭敌也不是没有可能(双方的实力明摆着)。

总体上说,双方在战略战术上并无太大的失误,也没有太大的创新,到后来就是拼实力,德舰的表现,从火力,防护,抗沉性等等方面,比起英舰,是要高出一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