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旁证萨苏的关于1992年中国科学院一个研究员的工资100 -- 燕庐敕

共:💬177 🌺18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俺也补充一哈90年代初外企的收入水平

80年代末进外企工作,基本工资205元,已经是俺老爸老妈工资之和了,除此之外还有100元外汇券的“饭补”。当时外汇券对人民币的黑市比价从1.5 - 2 元不等。那个时候 --- 大致从85年到92年吧,外企白领、导游、专拉外企活的司机,是一个比较庞大的高收入阶层。89年一个受重用的外企职员,其主要收入来自出差之后的“替汇”。拿俺一同事来说吧,他每个月都要出差两星期,在外面五星级宾馆住着、高档酒家搓着,花的都是人民纸,可回公司报的却都是外汇券,然后把外汇券去秀水那边儿练摊儿的一出,咱就不算最火的1:2那时候啦,就算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的 1:1.6吧,他每月出差花掉5000元,报效得5000外汇券,把汇一替,3000元人民纸

就落兜啦~~ 这还没算公司给的出差补助 (每天好像40外汇券) 和固定的饭补以及基本工资呢。所以,80年代末这位每月的固定收入就达到4000元以上

印象中,92年以前,国家级大型进出口公司,因为其在进出口业务中的绝对垄断地位,所以效益都好的不讲理,但92年以前好像还不怎么敢大笔大笔地分钱,所以就发东西。楼下采薇说她父母94年以前发那些贵重的食物和物品,确实是酱紫D。

92年以后,一些胆子比较大的进出口公司开始在香港设立办事机构,实际上那个办事机构一个人也木有,纯粹就为建一帐号,以接收佣金。那位问啦:神马佣金啊?嗨,还能是神马?就是跟外商做进口业务,签订合同的时候要求外商在收到货款后返佣给那个香港账户。说白了,这个香港账户,就是这个国家进出口公司的小金库,他们的年底分红就从这个账户里出。所以从92年起,中包、中粮、五矿、中土、中木、纸张纸浆、中化、中技、中仪 这些大怪物们,主要业务员年底分个十万八万的,实在是小14。到94年分个几十万上百万的也不在话下。更为恐怖的就是倒卖免税减税批文的,汕头 厦门 珠海 那些地方都是这种合法走私的集散地。所以92年到00年,应该是国营进出口公司的黄金时代,外企逐渐淡出高收入群。中化几个比较受重用的业务人员,也就是二十八九 三十郎当的,可以奢侈到全家飞去巴黎度剩蛋,然后再飞维也纳听新年音乐会,而且是连续几年,年年如此。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