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河海危急!南大危急!南师危急!根基动摇,百年文脉将毁! -- norly

共:💬42 🌺1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一个有意义的回复

一点个人意见:

作为河海学子,今天才知道这个消息,迟钝了!

不过说实话,刹刹文人的傲气,这个消息倒足以让大学校园里的人们多少能够站在外人的立场来看待自己的位置。一个地下工程是否会毁弃河海校门和河海馆,我尚不足以判断其间有什么奥妙,在没有图纸和具体施工方案的情况下还不足以令我就拆毁校门和打一个地下隧道产生足够的联想——但是,据我所知,出于各种原因,河海大学的校门几十年来也改造过多次,可惜的是,说到文脉,河海馆的建筑和现今校大门的布局,实在是不叫人能够恭维,特别是老校歌深厚朴实的风格被现在那个什么《奔腾吧,河海》的“新颖气派”替代以后,我倒想不出来为了市政建设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方便,重新改造和建设一个更新颖更气派的大门和主办公楼有什么致命的问题。排除大学自治、自主自强这些多少有点自尊心受伤害的因素之外,面对市政工程,还有什么可说的?

说到文脉,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天这样一个世界,文人的精气可以保持多久?读书人,为人师表,专心教书育人是第一位的,深潜辞藻,说文释疑,传道授业解惑,无疑是一个重担,对文科而言尤其如此。古来文人的第一件光荣和历史责任感是什么?——为帝王师啊!然而不得不承认,西学体制,说得难听一些,这样一个没什么根基的,天天靠引用度日的学术机制——当然,引用这个陋习有时候还真是中国文人自己的创造,甚或者说,搞歪了学问的意思以后把一些霍布斯、洛克之流的小书当作经典引来引去,可惜的是,程朱陆王这样颇负盛名的学问家的书,除了被疑古者偶尔辨析一下之外,恐怕也是没有引用据理的资格的,那么从康德到海德格尔这一系列的小字辈,值得什么学问呢——所以,学术机制离学问的遥远,被今天的大学奉若大雅之后,我们的读书人,也开始学的务实起来。文理两科,本来是哲学数术的底子,好像周易,纯而又纯,结果,工科染指,就变成了科学的名目——说起科学,连人心世道都科学起来,从“道、术”上讲,就是从“道”变成“术”,从君子之学变成小人之学,从“周”其“易”变成“比”其“全”——琳琅满目,都是为着建设的,都是为着财富的,都是为着金钱——人类劳动从以物易物走向一般流通物,进步的是量,退化的是质,人类劳动异化从哪里来?老子说,知足者富,变成金钱,劳动就不知道为着什么了,金钱就是未知,未知就是不知,越滚越多,就不再富有了——不知足,哪里会富有?

那么,现在的大学,为的不是有志趣的人在一起互相砥砺,共同学习,取得提高,而是在围绕一些任务、中心和指挥棒转——课题、兼职、社会实务——说白了就是为着钱,学校规模越大,这个趋势越明显。过去读书人讲究一个耕读传家,为的是悟道,所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实践中体悟,是有所指的。今天的读书人不讲究这个,要么在研究控制自然,创造产品;要么在研究控制别人,影响世界……搞来搞去,学问之道,没了,人心,坏了。

说人心坏了,倒不是什么危言耸听。就南京大学来说,并不是批评他们,哪里还有大学堂的铮铮风范?遇见得意的人士,互相吹捧一番,再发几句牢骚,就算是研究,好一点吹一吹大家关注的话题,可惜时至今日,洛阳纸贵的文章一篇也没有——文人作文,求其次者,好歹也要一篇文章出来尽管叫世人读得眼熟耳热的才好,这样文章不要多,一人一辈子写出两篇,就很好了,可惜,即便南大,叫人受用一生的美文,也绝少得到。这也就算了,天才不足,也不是什么要命的事情,文人嘛,互通有无,慷慨相亲,这也是好的,所谓“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就是这个道理。结果呢?据我所知,南京大学某位学生会主席式的人物,接电话从来都有人代接,专业交流或者学生活动,找到他们,都婉言辞绝。有趣的是,一切相关活动,在文科为例,往往都是南大担任评审机关,其它院校参加比赛,老大哥气势,溢于言表——而作为主办方的各厅局,见着南大,略给三分薄面,这南大的文人,俨然在其它学校面前飘飘然起来——想不到的是,如今各厅局要求南大为了交通便利让一条路的时候,南大嚷嚷起了文脉、文脉,倒让人没了头脑!

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这个话倒是不错。那么,什么人文风景,比得了皓首穷经的老先生和朴素规饬的风格呢?坐而论道,斗室促膝,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有这样的雅致,谁还会为挖个隧道而伤神?南师大的情况我并不多么了解,但是每年江苏高考阅卷工作和语文组有个什么何永康的,我倒是略闻一二,即或不是误人子弟,了了之状,洋洋自得耳。更兼最近看了南师大研究生一个学术刊物,博士硕士文章不少,印刷精美之于,可惜失了一点用心——无心之器,未久辄摧——编者、顾问们用心的恐怕不是一个刊物如何对读者负责,而是蒙骗作者们为他们打造一点颜面上光鲜的所在,可惜作者的才华,本来可以一显锋芒的功夫,就被湮没无闻了去,可惜得很。

那么,文脉在哪里呢?

失了心的文人们,从南大到河海,所偏重的,各有所向,无不为苦撑自家的颜面而努力奋斗,但是对于教书育人,为国求贤这样重要的本务,却罕有表现。如果说南大久贵则骄,南师欲振乏力,那么河海倒确实算得上湮没无闻了——恐怕连南师大重视仪表、自我激励、自我迷信的底气都寻不见,校歌终于出炉,却是号称要“奔腾的”,那么,滚滚长江东逝水,也不想一想,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啊!

若说这规划工程,多家博弈,建了就是建了,没建就是没建,本来没什么可以谈的——但是很好,终于有人出来说话了,谈到了“文脉”问题,言辞恳切,心意拳拳,很是令人钦佩。但是,总的说一句话,若要人家敬重,首先就要自尊自爱,树立自己的风骨。大学园区的风格是什么?学子们的精气神如何?学校的代表出来说话的风彩怎样?该如何认识和看待大学校园?如果仅仅把眼光落在校园内横七竖八的租房广告、兼职宣传和著名成功人士讲座,而独不见讨论、学习和演讲的话,校园本身也就没什么值得特别让市政工程为之绕路费钱的理由;如果仅仅看见一个民族的文化精英聚集在一起的时候,除了评论金钱、职位和练习英语准备考试以外,而对于这个民族数千年流传的风尚器物却寥寥无知的话,这些精英的意见如果不能够增加财富,那么就随他去好了;如果仅仅发觉一个文化场所,它的建筑是值得保留的,它的建筑因为文物的价值而熠熠生辉的话,那么完全可以拿去卖些钱来,补充公共福利……所以说,一所大学的声音,一条所谓文脉——市政工程对它的伤害,完全在于它的承载,而不是一种心虚的自尊。

那么,就河海而言,我的希望是,河海的学子和所有亲爱的老师们,你们所发出的呼吁,不是为了知识分子本就惨薄的脸面,而应该是,真正发出大学内底之气,建设好自己的大学,发扬精神,做好学校建设,教育出最一流的人才,能反思、能创造、能为生民立命,足矣……如此,则自尊者人恒敬之,市政工程,又何必心忧?

教学教学,有教有学;每日必充实;每有所得,必坚定不移;大学自治、教授治校;学有所长,知有所用;教书育人,人既在,学问必长存!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