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爆笑】为表示对铁手以及六扇门各位弟兄的尊重 -- yuanjiangni

共:💬27 🌺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爆笑】物质文化-经济-土地和农业:屯田和水利

我们现在经常说:中国用不到多少多少的土地养活了多少多少人口。三国时期不存在这种情况。在那个年代,中国人口历经战乱,虽然,依照当时的统计,从6000万不到减少到了1600多万,但是中国仍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并且,按照当时的版图与现今的版图来说,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产地在那个年代只缺少新疆和东北。现在的新疆粮食产量如何本人不清楚,而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希望在东三省广泛开垦和种植农作物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抗寒的小麦没研发出来,而土豆那时候还没有传入中国……

说起三国时期的土地和农业问题,主要是土地的地权问题;屯田和水利工程三个大的方面。

土地情况和地权

续汉书郡国志注引伏无忌所记质帝本初元年垦田面积,「六百九十三万一百二十三顷三十八亩。」。在三国时期,由于人口的减少导致了土地的荒芜,实际上三国时期的土地开垦和种植面积远远没达到汉质帝时期的水平。这个问题从一个侧面就能反映出来:魏志杜畿传载畿子恕疏有云:「冀州户口最多,田多垦辟。」在中国当时的情况下,人口密度和开发度比较大的地区并不是冀州(河北大部+河南部分地区+山西部分地区)。当时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应该是司隶(河南洛阳周边地区),雍州(关中,长安[现在的咸阳]),益州(四川)的成都平原,荆州北部,扬州北部。唯一能够使冀州成为人口和农恳大州的可能性只有一个:当时冀州的战争比较少,受的损失相对比较少。

插一个题外话:中国号称九州,每个州有1个鼎,就叫九鼎,问鼎逐鹿的问鼎就是这个意思。当时的九州名字分别是: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实际上这是大禹治水时候给中国当时版图划分的九州。不过在后来中国人的势力范围逐步扩大,一些新加入的地区逐步划入了这九州,或者是另外起个名字,例如:交州,并州。所以在三国时候并不止这九州,但传统上都这么叫而已。

三国时期耕地面积锐减,主要是由于人口问题。下面还有一个例子:吴志孙韶传:「淮南滨江屯候皆彻兵远徙,徐泗江准之地,不居者各数百里。」也就是说,连淮南这样的地方都有数百里没有人居住的地方!这样的人口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中国由东汉末年产生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土地兼并问题。

东汉末年,土地的兼并问题已经非常之严重。董卓在当时任东中郎将的时候给朝廷上奏章揭发宦官张让的时候就有这样的话:“臣伏惟天下所以有逆不止者,各由黄门常侍张让等,侮慢天常,操擅王命,父子兄弟,并据州郡,一书出门,便获千金,京畿诸郡数百万膏腴美田,皆属让等。……」”

而在三国时期,军阀割据,没有一个军阀愿意让自己管的地头上有豪强地主。有了豪强地主就是有动乱的根源。例如,当时曹操第二次攻打吕布的时候,就想和下坯的一个豪强地主里应外合。因此,三国时期不论掌权的哪个势力都在极力打击自己统治范围内的豪强地主势力。所谓打击可能是比较文明的说法,具体的做法就不外乎是杀头这种做法了……整个中国,主要是北方打击豪强地主的力度比较大。而在南方,所谓的大姓,本身就是豪强地主势力。例如,吴国的雍家,陆家,蜀的李严,董氏,荆州的蔡家。总的说,北方主要是肉体消灭,南方是拉拢豪强地主势力到自己的政权内部。把豪强地主势力转化成自己人。

魏国就采用多种措施打击了豪强地主势力。主要的办法有:

均田地:

魏志仓慈传「太和中迁敦煌太守,郡在西陲,以丧乱隔绝,旷无太守二十岁,大姓雄张,遂以为俗,前太守尹奉等循故而已,无所匡革。慈到,抑挫权右,抚恤贫羸,甚得其理。旧大族田地有馀,而小民无立锥之士,慈皆随口割赋,稍稍使毕其本项。」

政府充当最大的地主:

因为打击了大量的地主势力,许多田地收归国有。魏制,民持官牛耕公田,年纳60%农作物给政府,持私牛耕公田者,年纳50%。

魏志任峻传注:「魏武故事载令曰,故陈留太守枣祗,天性忠能,……及破黄巾定许,得贼资业,当兴立屯田,时议者皆言当计牛输谷,佃科以定施行。後祗白以为僦牛输谷,大收不增谷,有水旱灾除大不便,反覆来说。孤犹以为当如故,大收不可复改易。祗犹执之,孤不知所从,使与荀令君议之。时故军祭酒侯双云,科取官牛为官田计,如祗议,於官便,於客不便。声怀此云云以疑令君,祗犹自信,据计画还白执分田之术,孤乃然之。……」

实际上,当时吴/蜀的土地情况比较好,战争破坏比较小,但是土地开垦面积也不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口问题,另外,也和吴/蜀的商业比较发达有关系。

屯田:

在当时的经济情况下,想打仗那是很难的,最大的困难是没有粮食。当时打仗因为粮食问题退兵的不在少数:太祖曹操征讨吕布,在濮阳,最后就是打到双方都没粮食才算完。各路军阀基本上都吃过这个苦。因此,在建安元年,曹操开始了屯田工作,魏志武帝纪建安元年:「是岁用枣祗韩浩等议,始兴屯田。」注引魏书:「公曰,夫定国之术,在於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

魏志任峻传:「是时岁饥旱,军食不足,羽林监颖川枣祗,建置屯田,太祖以峻为典农中郎将,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军国之饶,起於枣祗而成於峻。」

上文提到任峻的官名,是典农中郎将。什么是典农中郎将哪?就是专门负责农业的官员,关于官制的问题后面会提到的,至于说这个官职的大小,大概是个局长吧。不要瞧不起局长,在北京的局长很多,但是在外地,地委书记就是局长级别的官员。

至于曹操当时,因为尝到了前文“得谷百万斛”的甜头,所以在官职设置上不仅有了典农中郎将,而且依据国家州县的大小设计了典农校尉、典农都尉的官职,直接管理屯田事务。

续汉书百官志注:「魏志曰,曹公置典农中郎将,秩二千石,典农都尉,秩六百石或四百石,典农校尉,秩比二千石。」

三国职官表:「正元元年、诏所在郡典农慰恤死事,毋丘俭传、臣辄移三征及州郡国典农安慰所部吏民,晋宣帝纪、景初二年敕郡守典农皆往会焉,是各郡皆有典农也。咸熙元年,诏罢屯田官以均政役诸典农皆为太守,都尉皆为令长,是典农中郎将校尉分列诸郡国、典农都尉分列诸县也。其或置中郎将,或置校尉,则郡国大小之别。」

典农系列官员是直接隶属于大司农的农业官员,和地方行政官员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而典农官员辖下的农民,实际上最开始的时候并不算是农民,充其量是PEON,农奴而已。当时的做法是到处抓人,然后编辑造册,直接把这些人划归典农官员管理,而且是世袭的,也就是说,父亲是典农部民的话,那儿子也只能当部民。魏志邓艾传注引世说新语:「邓艾少为襄城典农部民,与石苞皆年十二三。」当然,后来因为部民的逃亡很多,魏国也变通了一下自己的做法。魏志袁涣传:「拜为沛南部都尉,是时新募民开屯田,民不乐,多逃亡,涣白太祖曰,夫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宜顺其意,乐之者乃取,不欲者勿强,太祖从之,百姓大悦。」

上面说到的都是民垦,所谓民垦就是官员组织普通百姓开垦农田,待收获后,留下口粮,种子,以及相对比较少的一些余粮。其他的全部上缴国家。而当时魏国的军屯也是比较牛的。所谓军屯,就是某人领导下的某支部队,直接开拔到某个粮食高产地区,或者是在自己部队长期驻扎的军事要地周边进行农恳作业,收获物直接作为该部队的军粮。

魏国的军垦,最大规模的应该是邓艾在淮南的那一次。魏志邓艾传:「时欲广田畜谷为灭贼资,使艾行陈项已东至寿春,艾以为田良水少,不足以尽地利,宜开河渠,可以引水浇溉,大积军粮,又通运漕之道,乃著济河论以喻其指。又以为昔破黄巾,因为屯田,积谷於许都以制四方。今三隅已定,事在淮南,每大军征举,运兵过半,功费巨亿,以为大役。陈蔡之间,土下田良,可省许昌左右诸稻田,并水东下,令淮北屯二万人,淮南三万人,十二分体,常有四万人,且田且守。水丰常收三倍於西,计除众费,岁完五百万斛以为军资,六七年间,可积三千万斛於淮上,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也。以此乘吴,无往而不克矣。宣王善之,事皆施行。」

实际上三个国家都有民垦和军垦,只不过规模不同而已。魏国的规模可以说是最大的。究其原因,魏国在经历多年战乱后,作为生产力主体的青壮男子,大多在军队编制内。因此组织民屯和军屯一方面为了保证政权的稳定,另一方面也是积蓄物资为长期的战争做准备。

吴国也承袭了魏国的典农系列官职。很多官员也曾做过典农XX官员的职务。当然规模上没有魏国大,因为吴国靠发达的贸易赚取“外汇”,可以购买一部分粮食。另外,吴对农民的剥削实际上比魏还要厉害,魏国当时基本上是6/4开,吴大概是7/3开!

而蜀国的屯田,似乎记载于历史上的只有两次。一次是蜀志诸葛亮传:「亮每患粮不继使已志不伸,是以分兵屯田,为久住之基,耕者杂於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另一次好象是姜维,蜀志姜维传:「为邓艾所破,还住沓中。」又注引华阳国志:「後主敕(黄)皓诣维陈谢,维说皓求杳中种麦,以避内逼尔。」

这好象有点不正常,为什么大家都屯田,只有蜀不屯田?原因其实很简单:蜀国受战争破坏小,人口比较多,除去士兵外,还可以有不少人从事农业;更何况,蜀国本是天府之国,物产丰饶。也就没有了屯田的必要。诸葛村夫那次屯田,是为了做长治久安的打算,而且并不是说蜀国无粮,只是在当时的运输条件下,想从成都平原把粮食运出来实在是困难(蜀道难)。姜维那一次则纯粹是为了避祸了。

水利工程:

陂:多音字,bei 1, pi 2, po 3,三种读法,在这里是第1种,读杯的音,意思就是池塘。

?欤和?假字:堰

渠:不用解释了吧?

三国时期的各种水利设施,以魏国的最多,吴国次之,蜀最少。

魏:

太寿陂(夏侯??):魏志夏侯??传:「复领陈留济阴太守,……时大旱,蝗虫起,??乃断太寿水作陂,身自负土,率将士劝种稻,民赖其利。」

芍陂(刘馥)魏志刘馥传:「後孙策所置庐江太守李述攻杀扬州刺史严象,庐江梅乾雷给陈兰等聚众数万在江淮间,郡县残破。太祖方有袁绍之难,谓馥可任以东南之事,遂表为扬州刺史。前既受命,单马造合肥空城建立州治。……於时聚诸生,立学校,广屯田,兴治芍陂及茹陂七门吴塘诸?煲愿鹊咎铮?官民有蓄」

茹陂(刘馥):同上

七门吴塘诸?欤?刘馥):同上

郑陂(郑浑):魏志郑浑传:「文帝即位,为侍御史,加驸马都尉,迁阳平沛郡二太守。郡界下湿,属水涝,百姓饥乏。浑於萧相二县界兴陂遏,开稻田,郡人皆以为不便。浑日,地势?聪拢?宜灌溉,终有鱼稻经久之利,此丰民之本也。遂躬率吏民兴立功夫,一冬间皆成。比年大收,顷亩岁增,租入倍常,民赖其利,刻石颂之,号曰郑陂。」

新陂、小弋阳陂(贾逵):魏志贾逵传:「大军出征,……至谯,以逵为豫州刺史。……外修军旅,内治民事,遏鄢汝造新陂,又断山溜长溪水造小弋阳陂。

戾陵?斐迪淝?(刘靖):水经鲍丘水注载刘靖碑文有云:「魏使持节都督河北道诸军事征北将军建城乡侯沛国刘靖,……使帐下丁鸿督军士千人以嘉平二年立遏於水,导高梁河,造戾陵遏,开车箱渠。其遏表云,高梁河者,出自并州,潞河之别源,时长岸峻固,直截中流,积石笼以为主,遏高一丈,东西长三十丈,南北广七十馀步,依北岸立水门,门广四丈,立水遏长十丈,山水暴发,则乘遏东下,平流守常,则自门北入,灌田岁二千顷,凡所封地百馀万亩。至景元三年,辛酉,诏书以民食转广,陆费不赡,遗谒者樊晨更制水门,限由千顷,刻地四千三百一十六顷出给郡县,改定田五千九百三十顷。水流乘车箱渠自前西北迳昌平,东尽渔阳潞县,凡所润合四五百里,所灌田万有馀顷。

淮阳渠百尺渠及预水南北诸陂和成国渠临晋陂都是国家开的,不知道主办人是WHO了。

吴国有记载的吴作浦里塘毫无功绩, 吴志濮阳兴传:「永安三年都尉严密建丹阳湖田作浦里塘,调百官会议,成以为用功多而田不保成,唯兴以为可成。遂会诸兵民就作,功佣之费,不可胜数,士卒死亡,或自贼杀,百姓大怨之。」吴志陆凯传:「建衡元年,疾病,昭遣中书令董朝问所欲言,凯陈……奚熙小吏,建起浦里田,欢复严密故迹,亦不可听。……」

蜀国,吃吃李冰的老家底而已。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