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调查报告】西西河第一次派别倾向调查 -- 梦晓半生

共:💬9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如何区别现时代的左派和右派?

文章标题:

如何区别现时代的左派和右派?

文章作者:[刨根] 2000-07-11, 23:04:55

如何区别现时代的左派和右派?

在政治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阵营,左派和右派是最一般的划分。尽管这两个词汇在强国论坛的使用频率很高,但这并没有让它成为一个清晰的概念。这并不是说,它的模糊和混乱是因为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搅混了它,实际上,左派和右派这个观念本身就是相对的,它的意义取决于使用它的那个情景。

在现时代的中国,划分左右派的关键在于他们对社会主义的立场,尽管对社会主义本身左派和右派内部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以至于有“形左实右,形右实左”之说。虽然如此,巨大的差异仍改变不了某种共同点。

左派的共同点是:支持社会主义制度,反对资本主义。

右派的共同点是:反对社会主义,主张资本主义制度。

左派们在对待社会主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在于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上的不同,大致上可以分为:

1、正统派:主要特点是坚持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的正统观念,对改革开放持激烈的批评态度,认为改革开放导致了阶级分化和社会的堕落,是对马克思主义无耻背叛,甚至否认当今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认为它不过是腐朽官僚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下的官僚资本主义。其主张阶级革命,认为必须打倒现有体制,甚至主张“第二次文化大革命”。其中又分为两大派:保守派、经典派。保守派基本上是斯大林主义和毛泽东主义的捍卫者,肯定过去和再次进行阶级革命是他们最主要的特点。经典派主张阶级革命,但并不想回到过去,恢复他们认同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的真面目乃是其最重要的理论出发点,他们类似于保守派所谓的修正主义者。经典派又有两个主要的分支,其主要差别在于是否认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派认为社会主义必须经由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阶段,另一派则认为它并不是必要的,强调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主张生产关系的混合模式。

事实上,保守派和经典派之间的分歧是如此地大,以至于经典派甚至更喜欢右派。经典派实际上是真正的正统派,尽管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上的差异,以及对实践马克思主义的手段的认识的不同同样引起争论。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即过分强调客观决定性或主观能动性)是他们的主要缺陷。

2、主流派:主要观点与中共相似,支持改革开放,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倍加自豪,对文革持全面否定的态度,但是对中共反腐败不力深恶痛绝。主张渐进的改革,认为正统派夸大了阶级斗争的严重性,认为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是保持稳定,坚信问题不能在还原当中,而只能在前进当中获得解决。他们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对未来的构想,即避免回答按照目前的改革方式,社会主义将会如何发展?由于在实践中坚持实用主义的目的论,他们同样避免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之类的问题,并且借助官方的力量来宣扬“姓社姓资”无聊论。搁置问题,留待实践来解决的策略尽管有助于解放思想和开拓创新,但是对制度问题的忽略正在造成严重的隐患。

主流派在许多方面都受到了正统派的强烈指责,这种指责并非仅仅局限于使用修正主义之类的温和词汇上,叛徒之类的论断并不罕见。无论是保守派还是经典派,都几乎否认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对此,主流派为了避免混乱,基本上不做反驳。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都是从目的和任务上,而非操作上界定了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的性质,但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这样的论断显然并没有给出“什么是先进生产力、以及如何代表它?”的答案,而“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产力”或者说“生产力标准”也存在着诸如“是否可以忽略两极分化,色情活动是否可以成为一种‘生产力’”的问题。

3、民主派:民主派实际上可以被看作是经典派的一个分支,不过民主派在反思社会主义的历史和认识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对经典提出了某些修正,例如“经济民主化”、“社会主义多党制”、“党内民主”、“社会主义的三权分立”等主张,其实质是试图恢复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的人民性,把人民民主专政变成一种在实践上可以操作的和有切实保障的东西。民主派的内部的主要分歧在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手段上,例如有人主张由多个“社会主义性质的政党”来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方式,而另一些人则更加强调确保党内民主的优先性,主张一党民主执政。后者认为前者的主张一旦采用,便无法确保新成立的政党的“社会主义性质”,实际上将会危及社会主义制度,而前者则认为一党民主执政缺乏确保民主的基础。

民主派的主要缺点是缺乏一个清晰的经济主张,在此,他们不如经典派,更不如主流派。民主作为一个上层建筑,当然具有相对独立的性质,但是,正如历史和现实所表明的,民主需要平等的经济关系(不是均等的收入)来作为它的物质基础。社会地位的分化必然导致政治权利的分化,这是不可争论的事实。

对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公然的和粗暴的践踏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问题之一,民主和法制力量的脆弱是各种罪恶现象和黑暗势力得以滋生蔓延的社会基础,因此,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力量的壮大,这一点几乎是左派的共识。不过,目的和手段上的差异仍旧是明显的。如何界定社会主义社会似乎是摆在左派面前的最紧迫的理论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左派们尽管存在着明显的分歧,但是这种分歧并非泾渭分明,例如本人就是一个持左派观点的人,但是,除了保守派的激进和教条化的观点外,每一派的积极观点(当然是我认为具有积极意义的)我都赞同。

无论如何,社会主义处在发展之中,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当然需要随着社会的演进而发展,教条主义不可取,虚无主义更要不得。

********************************************************************************

右派的突出特点是否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当然也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强调民主、自由和法制。他们基本上没有自己独创的观点,差不多是沿袭西方的政治观点。脱离中国的现实国情以及其主张缺乏操作性是他们最大的问题。

1、温和派:温和派不仅在目的上比较温和,手段上也是如此。温和派主张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反对严重的两极分化,主张劳资和谐,强调所谓的社会公正。主张私有化,但反对冒进,主张通过竞争逐步地取代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认同一个渐进的过渡时期,以避免激进的变革必然产生的社会代价,可以算作是他们对自己的手段进行界定的基础。他们多少能够认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评,但强调资本主义是最佳的选择,是比更坏稍好,且必将越来越好的制度。

温和派的观点尽管看上去并不让人反感,而且富于吸引力,但是如何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建立起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如何避免两极分化等操作性的手段问题上却并没有多少经得起推敲的东西。

2、激进派:激进派的突出特点是对社会主义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经常表现出两个凡是:凡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东西,必定是罪恶的;凡是共产党主张的,要么是错误的,要么是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的。美化资本主义制度,美化竞争,对劳动人民缺乏同情心,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看问题,是右派当中的右派。激进派坚决主张废止社会主义制度,推翻共产党的领导,建立资产阶级专政是其根本要求……。

激进派甚至让温和派都感到反感(例如杀光共产党之类的幼稚主张),当然左派更是对其深恶痛绝。激进派与保守派一样,难以迎合公众的口味,而且假如不是由于主流派正在创造有利于激进派的社会基础的话,它最多只能打动少数知识分子和资本家。温和派与民主派之间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当然,这种相似改变不了原则性的分歧。

********************************************************************************

当然,上述区分十分粗糙,详尽的划分最后恐怕要对应到每一个不同的人,而且即便是同一个人,在针对不同的情况的时候其观点的价值趋向和结论也不见得是前后一贯的。左派和右派的内部也区分左派和右派……,不一而足。因此,我们宁可粗糙地划分。

由于当代中国政治理论首先要面对的政治存在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因而,对待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的立场是决定其政治论调的方向的基础,也正因为如此,我认为用对待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的立场来作为划分左派和右派的依据是合适的。但是鉴于对待共产党的态度实际上并不与对待社会主义制度的态度相一致,因此,我把人们对待社会主义态度作为上述划分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对某种政治存在的态度是双重的,支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人不见的不痛恨历史上的和当代的社会主义制度, 支持共产党的人可能对共产党的腐败批评得最激烈,温和的右派可能会和工人一起抗议资本家残酷的剥削……。对社会存在的理想决定着对现实社会存在的评价,不同的理想可能会导致相同的批判(例如一致痛斥腐败现象),只要现存与理想对立,这种批判便在所难免。同时,不同的理想可能导致相同的要求(例如民主和法制)。因此,政治观的确是高度复杂的,这种复杂性首先就表现在每一个人的政治观高度复杂上,绝对的断言乃是绝对的错误。

显然,作为学者的世界观可以包容一切,学者们的争论针对的是思想和观念,政治的争论则意味着专政,这种专政不仅是对那种思想和观念的传播方面的控制,以及动用国家宣传机器制造批判的气氛,而且有时涉及对异己者的专政。因此,作为理论探索者,大家可以握手并相互尊敬,但是如果作为政治家,总有一天思想矛盾会成为政治斗争。

最后强调一点:划分人们的政治立场的根本依据是:为谁的利益服务,以及如何服务。左派们一致的利益归宿是全体劳动者,反对剥削和压迫,主张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左派的分歧从本质上来说,不是目的上的,而是手段上的。例如强调无产阶级的绝对专政的人只不过是把这种专政看作是“杜绝资产阶级复辟”的手段,而民主社会主义者则认为绝对的无产阶级专政将会导致“官僚主义和对民主的践踏”,所以主张多元化的政治格局,甚至不反对出现资产阶级政党。

我们有幸生在中国并经历这样一个时代,因为这个国家令人自豪,这个时代需要新思想。

2000年7月11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