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给cyonghu河友 -- 听枫

共:💬116 🌺19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顺便讨论一下创新

当前对中国制造业最诟病的大概就是缺乏创新,缺少核心知识产权。这个的确是中国制造业的软肋。但是,今天这样的困境,老实说,是我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谁叫我们基本上整个缺席了19世纪的工业革命和科技大发展这个过程呢?虽然我们建国后在苏联的帮助下,加上自己的勤奋努力,勒紧裤腰带的干,才有了今天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但是这其中最核心的、占领着制高点的技术却是始终牢牢掌握在别人手里面的。

发达国家的先发优势其影响是深远的。发达国家利用在大航海时代和工业革命所积累起来的优势,使得自己国内的产业始终处于产业链的优势地位,无须再为温饱而挣扎求存。资本的富足使得产业界能够去尝试更高风险的探索。必须要看到的是,创新是一个高风险的事情。大多数的创新和尝试都是失败的,只有少数能够成功。所以,创新在发展中国家往往是不现实的事情,因为他们很难承受失败所带来的巨大损失。虽然往往十个中成功一个就能有丰厚的利润,但发展中国家贫乏的资本也是无力承担的。所以,从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一直主导着各种技术升级和革命。

顺便说下我对日本的看法,可能有失偏颇。我觉得日本真正具有革命性的、原创性的创新其实并不多。日本的优势在于他们的精细和认真。虽然他们原创性的东西不多,但他们一旦获得了技术,就能够把它做到极致,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也。所以,经常可以看到的情况是,欧美负责创造,日本负责把技术发挥到极致来做高端,而中国负责制造大量的中低端。

欧美的先发优势还有一个影响是英语。事实是,当前绝大多数有分量、有影响的学术期刊和资源是英文的。这使得全世界的优秀人力资源都不得不受制于这个英文的学术系统,其影响自不必多言,更进而使得这些人力资源都自觉或不自觉的为欧美所利用。

所以,对中国而言,大范围的自发的创新活动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先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个环境,最起码的,要有富余的资本,能够承担得了失败的风险。有了富余的资本,还要有“闲人”,就是不再为生计发愁,不用再为五斗米而殚精竭虑的人才。这样的人,才会真正为自己的兴趣所使,不惧怕失败的后果去尝试一些希奇古怪的想法,最后大浪淘沙,才能产生出真正有深远影响的创新。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首先要富起来,富起来后,要将富余资本利用起来,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在这个市场中,将人才与资本有效的配合起来。

概括起来,就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钱这个东西,它不是个东西。如果不能把钱换成东西,到最后不过是一场空,白白成了守财奴。所以钱要散,要散到对的地方,散给对的人,最后会有更多的钱来回报。

没有哪个企业愿意永远是血汗工厂。前一阵子因为找工作,联系了国内最大的一家通信设备制造商,对方让我去他们的预研部门。这个预研部门几年前是没有的。之所以成立起来,就是因为这家公司在海外扩张中,遭遇了不少外企在知识产权方面的阻击,吃了不少亏,所以要搞自己的核心技术。虽然现在做的还不怎么样,但起码已经开始在做,也投入了不少钱。要搁以前还在为生存而奋斗的时候,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去做这些工作的。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糟的时代。有人看到了机遇,有人看到了绝路。天堂与地狱,就在自己一念之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