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小参谋能起大作用 -- 老拙

共:💬47 🌺3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嘿嘿,眼够毒

实际上,早在开战前半年,刘伯承就已经预见到中印之间必有一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其时,刘不过是一闲人,尚能见此,那中央核心的谋划布置起于何时,就不是我等能够妄测的了。

但是老拙描述的这一段我相信是真实的。这里的问题不在于是否开战——数以万计的人马作了几百天的努力,如果没有重大的外情内况,怎能轻易放弃——而在于开战的理由,要的是“名正言顺”。

过去开战前要找文人写个“檄文”,就是这个意思。舆论,人心向背,能争取的总要尽最大努力去争取。

雷参谋善于揣摩上意的优点此时便发挥得淋漓尽致,老拙文中也没有避讳:

毛泽东不是要找一个尼赫鲁非跟咱们打的理由,毛泽东是要找咱们必须教训尼赫鲁的根据

应该说,雷参谋在此处任务完成得不错,我觉得,至少层次比预测仁川登陆要高——那只是个技术活儿,而政治檄文不是个个参谋都写得出来的。这是因为囿于工作岗位,具有全局观的参谋是十分难得的。话说回来,具有全局观的人才哪儿都缺,军事主官也未必人人具备这样的素质。

不过呢,按照中国古兵法,这写檄文的活儿,本来也归参谋——幕僚。参谋的活儿,有特别技术、琐碎的,比如各种计算,也有比较考情商的,比如各种算计。要说计算和算计有什么不同,一个对物,一个对人而已。一个要运用自然科学,一个要运用社会科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