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汉武杀太子生母一事浅见 -- aokrayd

共:💬96 🌺1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关于汉武帝杀掉钩弋夫人一事的说明(下)

现在我们再回到汉武托孤的这个主题上来,可以说汉朝之所以没有出现秦王朝那样的结果,汉武帝在选择接班人问题上立了很大的功劳,仅此一点说汉武是雄才大略也不为过,虽则他也有戾太子的悲剧。

我们现在来看看武帝的接班人汉昭帝,唐朝名相李德裕曾经这样高度的赞扬过汉昭帝:“人君之德,莫大于至明,明以照奸,则百邪不能蔽矣。汉昭帝是也。周成王有惭德矣;高祖、文、景俱不如也。成王闻管、蔡流言,遂使周公狼跋而东。汉高闻陈平去魏背楚,欲舍腹心臣。汉文惑季布使酒难近,罢归股肱郡;疑贾生擅权纷乱,复疏贤士。景帝信诛晁错兵解,遂戮三公。所谓“执狐疑之心,来谗贼之口”。使昭帝得伊、吕之佐,则成、康不足侔矣。”

以汉昭帝十几岁的年龄那样的决断和倚重忠厚笃义的霍光这件事来看,可以知道汉武的眼光是何等了得!难怪司马温公在大加责备汉武的穷兵黩武和大兴土木几乎和始皇帝无二之后还要不得不指出: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如果假昭帝以天年的话,

其人的功业将不逊于乃父,我读史的时候一直比较为历史上两位皇帝的早逝感到可惜,一位是汉昭帝,一位是晋明帝。虽然都是贵公子出身,然而他们的见识实在不同凡响

。即使是冤死的戾太子和昭帝相比,也不是一个量级的,

虽然汉武之杀儿子是属于典型应该谴责的昏暴举动。

然而,即使是汉武这样的高明者,他也没有料到托孤阵营会在他死后不久就分裂瓦解了,他一直亲信的上官桀居然成为叛逆,他赖以敛财的能手桑弘羊居然成为帮凶。这就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缘故。上官桀其人是佞幸的典型

,他的得宠历史是这样的:上尝体不安,及愈,见马,马多瘦,上大怒曰:“令以我不复见马邪!”欲下吏。桀顿首曰:“臣闻圣体不安,日夜忧惧,意诚不在马。”言未卒,泣数行下。上以为爱己,由是亲近。”这是赵高的翻版。然而,上官桀之所以没有能够成为赵高,则因为有昭帝和霍光的存在,换言之,也就是霍光不是李斯。

秦始皇在托孤问题上初衷未尝不是好的,但是,他没有像汉武那样做到充分的准备,他太看中他自己的权威了,也太自信了,自信到了认为自己身后还是那样放个屁都能把大家吓死地步。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最亲信的中车府令和丞相会联合起来毁了他的名山事业。

汉武帝准备的那样充分,其实也没想到上官桀和长公主等人的事,所以,大家可以想一想,假如钩弋夫人活着的话,汉武的设想会不会和始皇帝一样落空或者大打折扣呢?当然,历史是不容假设的。

我也不赞成汉武帝采取那样的暴力手段来对付一个女人,

也不赞成什么红颜祸水论,然而,汉武这个人的很多地方

我都不以为然,但是,在立嗣这件事却不能不钦佩他的高瞻远瞩。在二千多年前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政治家消灭隐患的常用手段一般只能选择杀戮。而“遏乱萌于未果”的

决心和魄力是作为合格政治家或者说杰出政治家的必要条件。这点不能简单的套用道德标准和现代民主政治观念来衡量。有时候,妇人之仁会误事的。

最后补充一个旁证,大家都知道北魏的传统是为了避免母后干政所以一般都把太子的生母杀掉,然而,还是出现了文明太后和灵太后这样的特例,其中文明不是献文帝的生母,而灵太后则是肃宗孝明帝的生母,灵太后由于宣武帝的有违祖制而一时得活,在她执政期间,北魏可以说是沉渣泛起,刘腾、元叉、元雍等这些北魏历史上百年不遇的奸佞层出不穷,灵太后因为姘头的缘故最后居然杀害了肃宗,直接导致了河阴之变,从而揭开了魏分东西的局面。

所以,后代史家评论宣武帝时都说他是断送乃父孝文帝改革的直接罪魁,这并不为过。

由此可见,汉武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而后代帝王不能够体察汉武的良苦用心所在,以致于外戚专权、女祸不断,也由此反证出汉武当年的决心和决策的正确。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