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推荐 文摘】追我魂魄 -- 一名新闻记者对一场战争的追索 (作者:云杉) -- OldBadBug
四
绣袜在民间艺术中,含义是最丰富的,它已经超脱了服饰的概念,表述的是情爱。在这种表述中,婉约与奔放并存。
一双满帮绣花的袜子,是神来之笔。图案和针法都有讲究,极工极细。据说,有绣上成出戏文的,如罗成叫关、西厢记等,我没见过实物,不敢妄评,这应该属于大师级的绣工了,但是一般的女性,都会做的美伦美奂,图案一般寓意喜庆、吉祥,也有直接表述情爱和鱼水之欢的,这样的图案包括喜鹊、蝴蝶、双鱼、鸳鸯、并蒂莲花等,我曾见过绣着一对上下翻飞的蝴蝶,长须互相缠绕,文思奇巧。还有一双袜子的底和面都绣满双喜字,笔画互相连接,每一划都非常清晰,这叫喜字不到头花样,袜子的中心留出空白,绣出一个白胖婴儿,这是新娘送给新郎的礼物,此时新娘肯定情思飘渺。
相形之下,女性自己穿的罗袜就朴素得多,基本以针脚的繁复和细密取胜,如梭子花、对子花、罗纹等,而且,越是不大被人看到的地方,花样越是细密精致,这种隐秘的美丽是留给自己的。
在根据地一带流行的军鞋、军袜等,属结实、耐用型,但是在布袜中,仍然能看到非常精致的花纹,也有用绣字代替图案,在字样周围缠绕细密花样。这里有根据地妇女对子弟兵关切、爱慕等等微妙含意,一般来说,越是细密的手工越带有更多的女性信息和情思。
铜寿:《谈鞋论袜》
李营长收到的并不是一双绣工精妙的袜子,他一直没明白,为什么名镇四方的巧手花梨,是和他一样的粗针大线的缝纫水平。
通讯员王俊有点儿奇怪,一向简捷利落的李营长,在村口的时候有点儿磨磨蹭蹭的,他说:首长,太阳快露头了,再不走容易碰上敌人了。李营长说:等等,等等。
终于,李营长上了马,脸上露出失望的神情。这时候,村中的土路上,滚出一个小的黑影,拼命向他们飞奔过来,王俊定睛一看,是村长家的兔唇。
兔唇喘吁吁的从胸口里掏出个白绵纸包,递给李营长,“花梨给你的,”李营长就握在手里了。马儿得得地转着圈子,李营长好象还在等着什么,兔唇又说:花梨不来了,她磨不开。
李营长说:回去吧,豁儿,天冷。
兔唇说:李叔,还回来吗?
李营长说:回来,回来看你们。
兔唇说:我等着。
李营长松开了缰绳,马就箭一般向前冲去。
李营长走的时候是2月,接着春天来了,这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第五个年头。
铜家峡天天能听到枪炮声,黑村长听见就说:豁儿,你李叔他们还在呢!
说完了,黑村长就蹲在地上抽烟,他心里装着一件大事。
铜家峡的后山里藏着20万斤公粮,这是给八路军的。区长拉着黑村长的手说,听着,老郝,你给我放好了。黑村长说:命在,粮在,命不在,粮还在。
新编营也走了,满山里跟日本人转悠呢,村里只留下十几个民兵,黑村长心里空落落的。他能商议的就剩下民兵队长秋生。秋生是个二十二岁的漂亮小伙子,练就百发百中的枪法,区里还奖过他一支钢枪,上面有“太行神枪”四个红漆字。
“郝伯,有我呢,”秋生说,他正是心高志大的年龄。
黑村长又开始抽小烟袋锅了,他在想:八路军什么时候回来呢?
八路军回来了,那是五月的一个春夜。不是李营长他们,是十几个人的一个班,带队的是个司务长,叫老魏,成天乐哈哈的,爱唱歌。
铜家峡又泛出活气儿来了。从早上起,瑞大娘的石头墙院里,就没断了人来人往,送鸡蛋的、送枣子核桃的,大人孩子,闺女媳妇,挤了满满一墙院。黑村长笑得脸上都是坑儿窝儿,连连说:
“让老魏他们歇歇吧,安生吃个饭,缺了什么,有我呢。”黑村长的本家大娘,刚烙了饼送来,觉得黑村长有那么点爱显摆自己,显摆自己跟八路军更近乎的意思,就揭挑说:缺什么?缺口大锅让你挑了!众人便哄哄的笑了,老魏有些好奇,问什么意思,旁边的人就绘声绘色将黑村长挑锅的事说了一遍。
黑村长脸上有些下不来,心想人家老魏初来乍到的,会怎么想铜家峡呢?老魏身后几个年轻战士,都笑得靠在墙上,“嗨儿,嗨儿”的叫。老魏却神色不动,他对黑村长说:这年头,粮食可是个金贵事儿。
黑村长知道老魏误会了,红着脸说:再金贵能越过抗日的事去?今天铜家峡就是石头里榨油,也能供八路军的的粮!
黑村长说得斩钉截铁,老魏拍拍黑村长的肩,说我信。
瑞大娘最心疼的是那个小不点儿的战士,好象十五六的样子,他和老魏嚓嚓的扫院,穿一件肥肥的军装,头都不抬。瑞大娘端着水过来说喝水吧,孩子。小战士说我不喝。瑞大娘举起袖子,想给小战士擦擦额头上的汗,小战士呼的后退了一步,抬起了眼,那黑黑的瞳人好象小针似的闪了一下。老魏正唱着“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就停住了,说大娘,小邓子就是这么个性子,见了女人就害臊。瑞大娘想,我是女人吗,这孩子,真是的!
第二天早上,黑村长兴冲冲的朝瑞大娘家走去,他想和老魏摆谈摆谈敌人扫荡的事儿,看见瑞大娘正在井台上挑水。他刚想问上几句,瑞大娘却长吁短叹起来,说昨黑夜我一宿没睡塌实,我还是没进步成呀,我怎么会觉得八路军撞客呢?
“撞客?”黑村长有点疑惑,刚迈的脚又停下了。
瑞大娘晚上煮了十几个鸡蛋,想给老魏他们送去,那天月亮很亮,是阴历十五的日子。老魏他们住的西屋里没人,她刚要转身,突然看到后墙跟下十几个人正撅成一排,月亮地里白花花的一片,老魏他们在上茅房呢。
“二呀么二月天!”老魏觉察到有人,扯开嗓子便唱。
“不当话话的!”瑞大娘吃了一惊,转身就走,心里有些气恼,觉得被撞客了。瑞大娘回屋后便想起撞客后种种恶运:鸡不下蛋,猪瘟,发痧,等等。她又想老魏他们没有什么错处,谁说过上茅房不能唱曲子,不能十几个人一起上呢?但瑞大娘仍觉得被撞客着了。
黑村长听完后笑了一声,突然觉得笑不出来了,他一时想不起这种不安的感觉从何而来,仿佛有一条阴冷的长虫滑过他的脚背。他抬眼看瑞大娘,瑞大娘看见他的眼神就怔住了。
“现在……人呢?”
“天刚亮就和秋生上山了,好象是上南山了。”
南山,藏着20万斤公粮的南山呵!
黑村长的头一下子变得老大,他铁青着脸问:有多大时辰了?
“有两顿饭的工夫了。”
黑村长大喝一声:敲钟!集合民兵!
春天的山风很劲,郝玉生的夹袄却一下被汗浸透了。他很明白,轻信的秋生带着老魏他们已经进山了,他无法追上他们了。
黑村长的两只手一个劲的哆嗦,小烟袋锅儿怎么也点不上,黑村长还不能断定老魏是什么人,但是凭着撺掇秋生一声不吭,直奔南山的这股阴劲儿,黑村长越来越断定自己的怀疑没错了。
谁也没看到兔唇是什么时候出现在黑村长身边的。她对黑村长说:舅,点山火!黑村长正带着民兵出村,头也不抬的说:回去!兔唇又说:舅,点撵狼的山火!
“什么季节,撵狼?”黑村长突然楞住了,心里豁朗朗好象闪过了一道亮光,好女子,说得对!铜家峡的猎户在每年秋冬之季会上山撵狼,这时候就要在山上点上一堆烟火,防止不知情的村民进山,被跑出的狼所伤,或者掉进捕狼的套中。这烟火的意思就是警示牌:不要进山。
老魏不懂山火的意思,可是秋生懂。
黑村长激动得微微颤抖,他说:豁儿,从北面上山,点烟火,三堆烟火!
三堆烟火,秋生会想到发生了大事。
黑村长他们是在半山上发现秋生的,离藏粮的山风口已经不远了。秋生死了,枪弹是从眉心间射入的。 秋生的手指还在枪机上,神枪手秋生是和那个人同时开枪的。秋生的枪管还有余温,秋生死未暝目。
狗日的,猎户郝玉生咬着牙说,好准的枪法。
穆易对铜寿开玩笑的说:宫本雄一暴露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两种文明的冲突。铜寿翻翻眼睛看看穆易未置可否。
穆易说:一个法国人曾经很入微的描写过明治时代的日本,日本人确乎有一种异于其他民族的特性。他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给铜寿。
在长崎,一天当中最有喜剧时刻的,是下午5、6点钟的时候。这时,人们都光着身子,无论孩子、年轻人、老人或妇人,都坐在一只瓮里洗澡。这件事在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进行,无遮无掩,在花院,在铺子,甚至就在门口,为的是街这边的人可以和街那边的人聊天。人们在这种情况下接待客人,会毫不犹豫的从澡盆里出来,手上拿着一成不变的蓝色小浴巾,招呼那位上门的客人坐下,彼此间恢谐的谈话。
不过,这对日本女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如果她们脱掉长袍,卸掉带花结的宽腰带,就只是一个黄皮肤的小生物,有着畸形的腿和梨型的瘦乳房,人工的小魅力随着服装一起消失了。
皮埃尔•洛迪《菊子夫人》
铜寿把书扔在桌上,不以为然的说:我最不喜欢搞新闻的人那种腔调了,什么都调侃,有什么可调侃的?穆易说我不是调侃,真的。
宫本雄一不仅是个训练有素的军人,他的狡悍也远在其他的日本军官之上,他和他的队员都是在日本军队中千中选一,百中选一的精选出来的,他们经过了长期的准备,他们没有忽略每一个细节,可是他们的文化习俗出卖了自己,在一个不识字的中国农民面前,这些努力象破碎的纸鸢一样四处飞散。
这几乎是宿命一样的失败。
用一种文化去征服另一种,文化的失败。
这次铜寿笑了,说你不会是想起美国了吧。
穆易接着又说:宫本雄一的队伍叫杀人挺进队,这是一字不易从日文翻译过来的,这是一支特殊的、异常凶悍的部队,专门用来对付八路军的,是冈村宁次的得意之作。
穆易的起居室里里堆满书报,从敞开的窗户里可以看到喧闹的农贸市场,空气中飘动着炸糕的香 气。我们的话题显得很久远,但我能够清晰的想象出老魏,他就象电影中八路军的司务长的模样,有点老相,善意又快乐,他应该是矮壮的,但是非常精悍,这种精悍是深藏在肥大、破旧的八路军军装里的,他盘腿坐在瑞大娘的土炕上,粗大的手指拈着一根细针,缝补磨破的鞋子,唱着刚学的小曲儿:九曲十八坡儿,坡坡都种果果儿……
日本人血洗铜家峡的时候,老魏,或者说宫本雄一也来了。他穿着整齐的呢制的日本军服,站在稍远一点的高坡上,神态冷漠而悠远。
铜家峡的村民们是在最后一刻认出他的。那时侯日本人的机枪已经吐出火舌,河滩上的老弱妇孺象大火燎过的树叶般蜷曲着散落,哭声和惊呼之声不绝,这时老魏转过目光了,他的眼睛和垂死的铜家峡人相对。
“老魏!……”
老魏的目光宁静,他微微含笑。
铜寿突然对穆易说,我想见见陈辉。
在我的印象里,陈辉象是我们单位的一处陈年古迹。我从来没见过他,我只是在翻阅那些尘封以久的新闻文集时,时不时的看到陈辉的名字跳出来,他好象是一位很不错的战地记者。
穆易说可以试试看,陈辉两年前得了脑血栓,有点半身不遂。
陈辉的家里一直没人接电话,后来终于接通了,接电话的是一位女性,声音高亢激烈,穆易吃了一惊,终于听明白了,陈辉一直住在医院里。现在轮到穆易着急了,他又给老干部局打电话,对方说陈辉的病情没什么变化,现在的问题是他的儿媳从美国回来了,要卖掉陈辉的房子,理由是房子对陈辉也没什么太大的意义了,老干部局不同意,双方正在扯皮,云云。
晚饭的时候,陈辉自己来电话了。穆易正在厨房里做泰国式的酸汤,他打过老干部局的电话后两手就有点哆嗦,在厨房里弄得一塌糊涂,听到陈辉的电话,穆易就举着两只沾满面粉的白手,从厨房里冲出来。
“陈辉,陈辉,是我呀,”穆易哆哆嗦嗦的说,“你听见我说话吗?”
“听见了,我听得见,”对方安慰他说,“你着什么急呀?”
穆易镇静了一下,简练的把我写这篇文章事说了一遍,最后说太行老区来了位同志,是铜家峡人,就是当年陈辉报道过日寇屠村的铜家峡。
“铜家峡?”陈辉突然激动了,“我是随着区工作队最先冲进去的,太惨了,真的太惨了,还有那个孩子,后来怎么样了,解放后我写了好几封信去问,结果是石沉大海。”
什么孩子?穆易不解的问,然后举着话筒对铜寿说,陈辉要和你说话,他想问个孩子的事儿,你知道不知道?
铜寿不动。
“铜寿!”我也叫了起来。
我走过去,铜寿端坐,形态凝止。
他早已泪流满面。
晋中一所中学的后院里,一棵老榆树下埋着三封信。这些信是一个叫陈辉叔叔的人写的,他写给一个不知姓名的孩子,只有一封信是拆过的,是县里来的人带来的,陈辉叔叔说一直挂念着他,问他愿意不愿意到北京去看看?如果愿意,他来接他。
其余的两封信都没拆开过,它们一直静静的睡在树下。
日本防卫厅在80年代出版的《华北治安史》中,详尽记录了日军围剿八路军总部的作战行动,并且提及了那个神秘诡异的杀人挺进队。
晋冀豫边区肃正作战(C号作战)
(5月15日―7月20日)
敌情:共军第18集团军总部(八路军―作者注)及129师仍盘踞于晋冀豫边区的山岳地带(太行军区)及沁河中游的河畔地带(太岳军区),屡次巧妙避开日军讨伐的锋芒,企图扩大其势力。
第一军于5月8日下达了第一期作战命令。
……
独立混成第三、第四旅团及协同作战的第一、第八旅团,对涉县北面的共军根据地,从东面、北面构成了封锁线,第36师团进其西面和南面,从而完成了对共军的包围圈。
24日晨,各兵团同时开始进攻,在各地于大大小小敌人发生战斗,追击包围圈内的敌人。光冈明中佐指挥的第29独立飞行队,进行地面攻击和搜索敌人,第一军战斗司令部从太原进驻潞安,军参谋乘作战飞机进行现场指导,26日第三旅团正面的敌人继续进行顽强抵抗,而36师团正面的敌人,已经击溃四散逃跑。
《华北治安史》中是这样介绍杀人挺进队的:
根据第一军的要求,第36师团的两个步兵联队分别编成“特别挺进杀人队”(步兵第223联队以益子重雄为队长,第224联队以大川桃吉为队长,由特别选拔的、改穿便衣的约100名士兵组成。)
挺进队接受的任务是:深入敌后捕捉敌首脑,(朱德、彭德怀、金永德、左权及刘伯承等)如不得手也应搅乱敌指挥中枢,报告敌主力方向及所隐藏之军需品。
从《华北治安史》中,我们可以想见这场战争的惨烈。在这被名以“C号作战计划”中,冈村宁次调集了最精锐的部队和空中支援,组织了从暗杀到围剿的周密计划,企图一举歼灭八路军首脑机关和有生力量。
冈村宁次的突袭差点儿成功,日本人追杀着八路军数千人的后勤机关、学校、医院、也包括培蕊所在的鲁艺剧团。但是,如《华北治安史》中所承认,日本军队也遇到了顽强的抵抗,这是保护总部突围的作战部队。
这支八路军作战部队的人数很少,所有资料表明,可能不足300人。
300人和2万人。我一直想不出这场仗怎么打。实际情况是,从双方交火到日军攻上山岭,战斗的时间持续了十几个小时,一直到26日凌晨,仍然有零星的枪声和手雷弹爆炸的响声。
日军攻入阵地的时候,阵地上已经阒无一人。谁也不知道300名八路军战士,是全部阵亡了呢,还是杀出了重围?
王俊被炮弹的汽浪卷下了山谷,后来被搜救民兵发现。王俊一直在寻找原先那个部队的战友,他信不疑他们会安全转移,他会在有生之年一直,寻找下去。
李营长和他的部队并不知道发生了大事。当时这个营正在外线转战,偶然路经南艾铺的北面。哨兵报告:前面山上有部队转移,好象是我们的后勤机关。未几,一马飞驰而至。马上的人厉声问: “是哪个团?”
李营长认出,是总部的一位副参谋长。他跑步上前:“769团,3营。”
副参谋长脸色铁青:“有重要任务。”
李营长站在南艾铺的山岭上,崇山峻岭一览无余。现在他才真正理解他的任务什么。在崎岖的山道上,正滞重的流动着辎重、驮队和人群,有医院的伤病员的担架队,有报社、银行和学校的同志,有头发已经斑白了的人也有妇女。李营长还没见过这么多戴眼镜的人,他甚至心里微笑了一下,在他年轻的人生里,把眼镜看做古怪的、有趣和不可思义的东西。
人们不断的向前走去,他们看见李营长和正在挖掩体的战士们,就会向他们笑笑,然后继续走。
一个清瘦的、有着大黑眼睛的少年在李营长面前站住了,拍了拍李营长的肩。
“我从马来亚回来,一万多公里,走了一个月,想打仗,打日本鬼子。”
他奋力的拉着驮着机器的骡子走了几步,又回头说:“替我打。”
人们平静的、沉默的走着,甚至有一种泰然,他们把生命交付给了李营长等人,也交付给了战场,毫无怨尤,又视死如归。
时值正午。李营长听到鸟的叫声,他抬头望望天空,空中不时有鸟群飞过。
鸟的叫声凄厉。
这是一场恶战。李营长感觉到,敌人的规模和数量已经远远超出他的估计,这次战斗的惨烈也会超过以往任何一次。
半小时后,哨兵紧急报告:敌人已经出现在南艾铺的东面。接着,其他哨位报告:南面和北面均发现敌情。
李营长心急如焚,一次次向总部报告,请求总部首长立即转移。王俊说,性格倔强的彭老总一直不走,他要所有的总部机关撤离后再离开。总部副参谋长左权下令牵来了战马,他和几个警卫人员把彭老总架了上去。这时候,敌人的飞机已经在南艾铺上空盘旋,左权指挥着大队人马向后山撤退,他走过李营长的时候,停了下来。
左权沉默了一会儿,说:明白你的任务吗?
李营长说:明白。
左权问:哪一年入伍?
李营长说:三零年。
左权说:谢谢。
当日,左权在十字岭殉难。敌机俯冲扫射时,左权正在疏散撤退的人群,一颗炮弹在他脚前爆炸。
左权,毕业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时年37岁。
5月25日,日军两万精锐部队从四面八方对南艾铺、窑门口一带形成了“铁壁合围”之势,南艾铺一线,扼守着总部机关冲出包围圈的唯一通道。
阵地上尘砂蔽日,硝烟弥漫。
五
王俊在培蕊的大照片前注视了好一会儿,然后肯定的说:“我认得她。”接着他又说:“她会唱《清水河》。”
我觉得心扑的跳了一下,感到一阵兴奋,我终于找到谜底了,一切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
在这之前,我曾无数次想象过培蕊的生活,她一直在你的墙上凝望着你,带着她永不褪色的青春和美丽,你无法不浮想连翩,她应该有一段难忘的感情经历,有过刻骨铭心的爱情,他们既然舍生忘死,人生也应该回馈丰厚。
“不对,”王俊断然说,“李营长其实并不认识她,他只听过她唱的歌,也只是一首歌。”
“清水河?”
“对。”
我有点迷惑的望着王俊,笑了。我觉得王俊近乎激烈的态度,带着老军人的迂气,“那没什么不好么,你又何必?”
“我说的是真的,”王俊解释说,一边在字斟句酌,想确切的表达自己的意思,“我是刚刚知道她的名字,李营长也是。她原来叫培蕊。”
王俊的说话方式很特别,似乎李营长和他在一起谛听我的答案,并且若有所思的说,原来她叫培蕊。
晚上,我一遍遍的听《清水河》的录音带。这首歌唱的是雨中的小茅屋和亲娘,很柔和,但我听不出什么特别之处。我感到奇怪的是,歌中并没有提到什么河,为什么这首歌叫《清水河》呢?
我给铜寿打了电话,向这位民歌专家请教我的疑问。铜寿先夸奖了我,说我研究民歌很上路,民歌就是这种研究法。我不好承认我不想研究民歌,我只是想研究李营长。培蕊还有一张照片留下来。对于李营长来说,他的一切空灵飘渺,“只留下一首歌了。”
铜寿沉吟了一会儿说,从歌词看,这首歌是怀念母亲和家乡的,用清水河来比喻母亲,也很贴切。不过我倾向第二种可能,怎么说呢,叫寄喻性吧。
什么是寄喻性?我问。
“他的家乡可能是山区,没有水,或者土地贫瘠,人们向往河畔肥腴的土地,清水河成了幸福生活的象征,那么,风雨中的家,永远存在的母亲,长久守望的姑娘,就是人生中的清水河。”
不知为什么,我叹了一口气。
日本兵已经满山遍野的出现了,钢盔在阳光闪闪发亮,象一片嗜血的硬壳甲虫,他们密集而沉默,人数之庞大,超出了李营长的预计。
李营长向后撤的队伍看了一眼。山道狭窄,人流分成了几条巨龙,正艰难的向高山爬去。在这一刹那,李营长看见了一个背着红色小鼓的身影。
李营长一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在这样的时刻一眼认出她,也就是这一刻他突然明白,无论他死了还是活着,那个女孩会一直深藏在他心里。
女孩抓住了旁边一个姑娘的腰带,她们回过头来,向八路军的阵地望了一眼。
阵地和我们的生命同在,小姑娘。
两分钟后,战斗开始。
36师团作为冈村宁次的骄兵悍将名不虚传。他们在猛烈的火力前并不退缩,他们在山炮和飞机的掩护下继续猛攻。
机枪的扫射声和炮弹的爆炸声在山谷间回荡,阵地上的硝烟遮天蔽日,互相看不见人。
日军的6架飞机轮番轰炸,火炮在阵地上犁出了一尺多深的浮土,阵地后的一片核桃林被整整削去了半截,象人体的残肢般露出了惨白的树干。
阵地上的火力仍旧顽强而猛烈。
八路军769团是红军主力团改编,英勇善战。这一次又显示了英雄本色。
王俊现在还能说出一长串名字,他们象李营长一样一直存在在王俊的生活里,继续分享王俊的快乐和悲伤。他总是说柱子这个人很奇怪,他是讨厌老蔫呢还是真心的佩服老蔫呢,他为什么选择了和老蔫一模一样的死法呢?
柱子是独生子,参军的时候16岁。与众不同的是,柱子的后脖颈上,独独留了一小绺头发,四周都剃的光溜趣青的。柱子作战很勇敢,他入党的时候老蔫代表组织和他谈话,指出柱子同志必须剃掉那绺毛……据说柱子又跳又叫的不干,说这是我娘给留的,仗打完了我还这样去见她老人家。党小组长兼介绍人老蔫一听就生了气,拍了桌子说柱子你这是什么觉悟,党和人民要继续考验你……
从此柱子就和老蔫结了仇,主要形式是柱子专门揭挑老蔫,而且只在老蔫的痛处下口。
老蔫最大的乐趣是讲故事,尤其是在战斗间歇的时候。老蔫的故事内容只有一个,就是老蔫的媳妇如何死缠烂打的爱上了老蔫,老蔫因此备受困惑的事,但是情节每次都有所不同。
老蔫入伍前刚娶了媳妇,媳妇是个百里挑一的漂亮姑娘。可是老蔫自己长得却不大好看,有点驼背,大高个儿,眯缝眼儿。老蔫说他媳妇一见他就要嫁给他,要死要活谁也拦不住。老蔫可怜她才娶了她,娶过门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她要是三天看不见老蔫肯定要上房揭瓦。老蔫的表情好象殉难在爱情的烈火之中,摊开手说你看你看,娶老婆真是个麻烦事儿。
这时候同村的柱子就会笑上一声,说老蔫同志娶媳妇的真实原因是他从小是个谗嘴,他最喜欢吃瓜,大瓜小瓜西瓜香瓜,他没有瓜吃就站在瓜把式的地里发楞,一年又一年就引起了瓜把式女儿的误会,将错就错的嫁给了他。
王俊说李营长过去不参加这样的谈话,自从收到兔唇转交的布袜子之后,有时候也走过来听一听 ,然后深沉的一笑。这时候老蔫就趁机抽好多李营长的烟叶子,告柱子一状:营长,柱子这小子特孬,我想换个弹药手。
战斗开始后老蔫就负了重伤。八路军阵地上的散兵线很长,战士之间的间隔也很长,这样是防止伤亡过重。李营长已经估计到这次战斗特别残酷。
敌人的山炮几乎把山头削平,可是八路军的伤亡并不大,火力仍旧猛烈。日军开始用飞机低飞扫射。
王俊说老蔫突然在弹雨纷飞中跳出了战壕,他抱着机枪和飞机对射,飞机两处中弹,掉头逃窜。
壮哉,老蔫!
老蔫的两条腿全断了,血流如注。柱子到处找不见卫生员,后来看见卫生包挂在一棵断树上,柱子才明白卫生员已经牺牲了。
柱子哭着给老蔫包扎,说老蔫你挺住呵,你媳妇等你呢。老蔫笑了笑说,你小子这次说对了,没有我,她能把房顶揭喽!
王俊说,八路军把人的勇气发挥到了极致。这是王俊的原话,我一字不易。
那是两翼敌军出现的时候。36师团屡攻八路军的防线不下,其它两部敌人翻过山岭,满山追杀正在撤退的八路军总部机关。
日军在手无存铁的人群面前,真正感到了杀戮的狂喜和欢乐,他们不再象硬甲虫那样一声不出,而发出一种非人非兽的可怕嗥叫,这种嗥叫象浪潮般卷过了山冈和山坡。
八路军战士想用火力封锁住突然出现的敌人,但是日军象潮水般的涌出,并且从两翼攻上了阵地。
白刃战就此开始。谁也没看到老蔫什么时候爬出了阵地,他全身捆满了手榴弹,手里举着一颗冒烟的手榴弹滚了出去,老蔫变成了一串爆炸的火光冲向了敌群。王俊不能断定柱子看见了这一切,但是陷入重围的柱子被刺刀刺中时竟然微微一笑,拉响了系在腰间的手榴弹。
八路军战士用的是让日军心胆俱碎的打法,日军再一次溃退。
暮色苍茫,血战后的阵地突然之间沉寂了,这是激战间的寂静,寂静中就带着妖异。
王俊突然看见,李营长直立在阵地之上。
王俊向李营长飞奔过去:危险,营长!
李营长站立不动。他说:王俊,你帮我看看,我们的人全冲出去了没有?他停了停,又说,我的眼睛模糊,我怎么看不清楚?
王俊望了一眼李营长,热泪突然迸出,“冲过山口了,敌人追不上了。”
李营长摸索着,把露出的肠子塞进了腹腔,满怀希冀的问:“鲁艺的同志呢?都冲出去了吗?”
“都冲出去了,营长,真的,我骗你一句枪毙我!”
培蕊没有冲出重围。25日下午,她背着那面红色的小鼓走上了北山的峭壁。
极度的恐惧使她的脑子一片空白,她唯一能想起的是那面红色的小鼓,她觉得小鼓无论如何不能落入敌人的手里。
满山片野都是日本人的嗥叫声,他们甚至摘下了钢盔,露出了丑陋的青色的光头,他们只用刺刀,象冲入羊圈的恶狼。
带着她们突围的是编剧的老杨,他的白边眼镜用细麻绳紧紧系在耳朵上。他带着剧团最小的几个女孩子,其中一个开始哭泣。
“不要紧,我保护你们。”
日本兵追上他们的时候,老杨突然转过身体,张开两条细瘦的胳臂,象保护鸡雏的母鸡,他厉声喝道:不许!
日本兵的刺刀贯胸而入。老杨的嘴里喷出鲜血的泡沫,老杨嘶哑的吼道:跑啊!
培蕊拼命向前跑去,她在一条涧流前站住了,溪水从上游汹涌流下,已经被鲜血染成了红色。
人们向峭壁走去,那儿站着一个年轻人,他拉着一匹正在惊跳的骡子,他的大而黑的眸子在落日里闪闪发亮。
“有枪的留下,没枪的跳崖!”
他的喊声变成无数人的吼声,如浪潮般的卷过。
培蕊系紧了她的红色小鼓,走上了峭壁。
日本人停止了嗥叫,像一群突然静默的野兽,嗜血的眼睛里流露出恐惧。
战场那一刹那变得寂静。山风在落日下的悬崖间呼啸,在幽深的谷底盘旋。
那些被围追的人,从悬崖纵身扑向大地。深谷接连不断的回响着物体坠落和撞击的声响。他们有儒雅的学者也有稚嫩的少女,他们是身怀六甲的母亲也是敦厚平实的工人,他们选择尊严的时候也选择了死亡,而且选择得从容不迫。
我想起了王默磬给岳父信中的话。
中华有不朽之儿女,慨属民族之无上光荣。
王俊向南艾铺望去,在郁郁秋草中,当年的战场显得宁静而美丽。我问王俊:你断定李营长最后挂念的是培蕊吗?
王俊垂下头,沉思了一会儿,说:“是的。”
王俊不象我们当初讨论这个问题那么激烈了,也许这些日子里他也在思考,也许眼前的苍茫秋色给了人那么多的感触,我们俯视60年前的战争,也在俯视人生。
王俊说,李营长只见过培蕊一面,仅仅一面。
那是在大扫荡前夕。那天王俊随李营长到团部开会,回来的路上已经天黑了。王俊想起晚上总部剧团来演出的事,身上就象揣了一只跳上跳下的小兔子,有些手忙脚乱起来。李营长喝了一声: “王俊,你慌什么!”
王俊突然停住了。他听到山下传来很清亮的歌声,也能看到3营的驻地前一片光亮,显然演出正在进行。他知道从下午起3营就象过节那么快乐,每个人又洗又涮,现在已经打扮停当,象一排排刚擦过的子弹那么锃亮。他把头侧过来又侧过去,想听清那女声究竟唱什么,可是女声已经不见了,战士们的歌声却如雷贯耳的传过来。
“嘿,我的傻哥,”王俊抱怨说,“看把他们兴头的!”
王俊随营长回到驻地,演出已经结束。几个演员正在收拾乐器,有个女孩子抬头看见他们,就笑了一笑。李营长就说:同志们你们辛苦了,你们的演出很好呵。王俊不满意李营长的套话,就说,这是我们营长,刚巧没赶上看你们的节目。那几个演员不安了,说那怎么办?营长瞪了王俊一眼,说下次吧下次吧。王俊看李营长转身走了,就咬了咬演员的耳朵:知道吧,我们营长作战最勇敢了,可是人特爱害臊,一害臊就说套套儿话,说套套话就是想看节目了。
李营长没走出多远,听见一个女孩子的声音:营长,等等!
这个女孩子就是培蕊。
培蕊很美,就象照片那样,宁静,纯洁,又很有生气。还有一点,她的声音很好听,象一串风铃在摇。
培蕊说:营长,听我们唱歌吧。
李营长两手乱摇:那怎么行那怎么行!
培蕊说:就唱一个,我唱。
培蕊说完了,就跳跳蹦蹦的回来了。
李营长也慢吞吞的回来了,脸上的表情象做错了什么事,远远的找了个位置坐下了。培蕊就问王俊:唱什么好?
王俊说:唱《清水河》吧,营长可喜欢听了,他不会唱歌,老跟着瞎哼哼。
李营长咳嗽了一声。
培蕊说:哦,红四方面军那边的歌。
伴奏的团员点点头,拉出了前调。
这是首湖北民歌,是怀念母亲的,多少有点伤感,它能和那些激越的红军歌曲并存,并且流传下来,真是一个谜。
山雨呀山雨清凌凌的下,
山湾湾旁边是我的家,
一盏油灯窗前亮,
娘亲盼儿早回家。
……
《清水河》有8节,可以反复咏唱,一般情况下演员只演唱其中的两、三节,但是培蕊把这首歌一字不漏的唱了一遍。王俊说他现在还能想起培蕊唱歌的样子,他说她很像一只鸽子,美丽又纯净的鸽子,她身后是黑暗的起伏的山峦和旷野,她的年轻的身影在黑色的背景下显得那么奇怪,她的歌声柔和悦耳,她似乎在述说比今天和明天的战争更长久的什么,那种回响在人生中的希望和忧伤。
李营长一直静静的听,一动不动。
歌声在他心上淌过,就像清泉流过干硬的土地。这一刹那发生了什么样的裂变,谁也无法猜测。
这是一种特殊的、难以解释的感觉,它介于痛苦和欢乐之间,它让人想流泪又想歌唱,李营长只是觉得生活第一次对,他神秘的微笑了一下。
李营长不知道这是什么,却把它永远留在心里了。
过了两天,部队出发。李营长突然问王俊:那位同志叫什么名字?王俊莫名其妙:哪位同志?李营长突然火了,“当然是那位唱歌的同志,女同志,你怎么不长记性?”
王俊怔怔的望着营长:“我怎么知道?”
我不知道培蕊走上峭壁的时候会不会想起李营长。我和王俊仰望这个陡峭的山崖时,只能想象出她象花瓣般的飘落。峭壁下面是一条深深的峡谷,大约有两公里长,据当地的老乡说,当年这条峡谷里到处是殉难的八路军人员的尸体,还有拉下来的骡和马。
壮耶悲耶?我问铜寿。
……
还有一个人,铜寿说,这么多年,我还想找到她。
谁?
兔唇。
兔唇回到铜家峡的时候,铜家峡已经变成焦土瓦砾。区工作队带着闻讯赶来的乡亲,正在忙着抬埋尸体,寻救伤者。
兔唇是三天前去区里报信的,黑村长发现老魏他们是日本人之后,就断定要出大事。他派兔唇连夜出发,无论如何要找到区里。
可是日本人来得更快。
昔日安谧的小山村以不复存在。
兔唇只问了一句:我舅哩?
邻村的大娘们就抱着兔唇的头说好娃好娃哩你不要去看。
兔唇就一句话也不说了。她一直抱着腿坐在大树下,从这里可以看到黑黢黢的太行山也能看到黑村长他们死去的小河滩。
山上的枪炮声一阵阵传来,好象山那边地动山摇。区工作队的同志和乡亲们都站在那儿听。有一个说听说狗日的日本鬼儿包围咱们八路军呢,有的说不对不对是咱们八路军在打狗日的日本人呢。
兔唇的眼睛亮了一下,问是李营长他们?
区工作队的同志说:对,孩子,是李营长他们。
人们发现兔唇的时候,兔唇已经走到半山了。人们急慌慌的喊起来:上山危险啊危险啊,你干什么去?
兔唇停住了,问了一句: “李叔呢?”
山下的人手乱摇,山上在打仗呢快下来!
兔唇又停住了,她又问:“李营长呢?”
一位老大娘吆嗬嗬的哭起来,一屁股坐在地上,“娃你不要命了你疯了!”
兔唇掂着猎枪,上山了。
我刚回到北京,就接到穆易的电话,他说陈辉不行了,让我到医院去。我想了想,拨通了铜寿的手机,没人接,我给他留了短讯。
我已经隐约感到铜寿和陈辉之间会有什么特殊的关系。
陈辉病房外的走廊里站着很多人,穆易也在。我没想到陈辉还会有这么多关心他的朋友。穆易身边还有一位矮小的老妇人,神情悲伤,但是镇定,她对穆易说,你让我待在这里。
病房的门打开了,医生出来说了一句什么,大家好象没听清,问是不是叫家属?老妇人立刻站了起来,向病房走去。医生说不是,病人叫记者进来。
大家面面相觑。穆易突然对我说,你进去。我茫然不解,但是穆易坚定的说,你进去。
陈辉深陷在医院白色的被子下面,眼睛睁得很大,他看见我,就微微一笑。死亡这种力量很奇怪,它象一阵狂风,把尘世的一切浮尘吹落,露出人生的本来面目。眼前的这个人,已经不在是那个郁闷失落、被儿媳撵得居无定所的陈辉,他又变成当年那个刚勇无畏的战地记者,他忠诚、快乐、生气勃勃,选择了自己的理想就会一往无前。
他伸出手指,对我说:你记,你写,你写下去。
我突然明白了,我对他说:是,我记,我写,我写下去。
晚上的时候,陈辉死了。
我在大门口看见了铜寿,看样子是刚下火车。他看了我们一眼,就冲进了医院。
我突然想起了什么,问穆易:铜寿和陈辉是怎么回事儿,那个孩子是谁?
1942年,21岁的陈辉随着区工作队冲进了铜家峡,铜家峡已经没有一个活着的人。
烧毁的房屋还在冒着青烟,街道上,水井里,到处是村民的尸体。这时候,他们看见了一个孩子,大约两岁的样子,赤身裸体,浑身熏的乌黑,他逡逡而来,好象目无所视,在每一处半坍的门前停下来,叫一声:娘!
这幅情景肯定永远留在陈辉的心里,它成为北平学生陈辉的人生转折点。
穆易说陈辉抱起了这个孩子,哭得象一个傻子,还说仗打完了叔叔来看你。
穆易说,陈辉一直在找这个孩子。
我想起临走前铜寿给我的诗稿,我从手提包里掏出来,递得穆易,诗稿上写的是《我的歌》,卷首上是:
追我魂魄
八千儿女浴血疆场,天地为之久低昂,
青山寂寂碧血无痕,追我魂魄呵还我刚阳,
中华女儿呵令人难忘,她好象百合花凋落在太行,
热血男儿从容赴难,留下这美丽的故事永远传唱。
我对穆易说,他终于找到他了。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萨兄一再推荐,我等岂能无睹,第一次是在文学城看的,连着读了两遍 1 xxie 字288 2004-02-20 09:09:23
再顶一次 1 萨苏 字257 2004-02-19 18:51:49
好文章 1 萨苏 字22 2004-02-18 20:06:20
😥【推荐 文摘】追我魂魄 (作者:云杉)(2)
🙂一缕慷慨又悲而不伤的贯穿全文始终,好文笔,军民好气概 1 洛阳城东路 字33 2016-07-26 14:01:28
🙂看的泪流满面 大清早的 1 昨日之歌 字80 2013-08-18 13:47:42
🙂这就是中华民族永不屈服的脊梁! 1 土八路 字0 2013-08-17 11:59:21
🙂送花! ON 08/15 1 dahuahua 字0 2013-08-15 01: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