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两汉史杂谈(4)--论汉光武帝刘秀 -- 温相

共:💬76 🌺1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温相兄妙笔

看了温相兄很多帖子,觉得兄台学贯古今,知识渊博,实在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对象。也是一位良师。何某虽然对列朝历史都有涉猎,也在后汉书和刘秀上还是下了些功夫的。但无论怎么算,在温兄面前也是位末学后进。也只有在西西河才能有温兄这样的大高手。在西西河的精华区,有一篇何某写的《神武不可测的汉世祖―刘秀》,不知温相兄看过否?

光武帝的出身,光武是一个破落的贵族,属于汉室的远支,血统已经很远。甚至在《东观汉记》里记叙,光武在长安上太学期间,和同学合伙买了头驴,平时经常把驴租出去来换取些费用。

光武对待功臣在开国君主中是非常不错的。厚加封赏,去功臣而进文吏。恩养功臣,一直被后人所颂扬,称道。

光武的军事才能, 毛太祖说自古能兵未有过李世民右者,其次朱元璋。但看刘秀的军事才能,可能不如李世民,但未必不如朱元璋。光武和唐宗的偏重于战术不同,因为当皇帝比较早,所以战略上的比较多。但光武多是通过自己的部将将自己的战术运用出来。东汉的名将,吴汉,邓禹,岑彭等都受过刘秀的指点。

光武的局限性 刘秀的皇帝很大程度是应验了图谶,所以他对不懂和不喜欢图谶的大臣,肯定会有些看法的。桓谭因为劝谏而死(虽不是光武所杀,但或多或少和刘秀也关),可以说是光武的唯一过失之处,人恒无过。考虑到桓谭死后的1年,刘秀也去世了。我们也可以理解他的晚年糊涂。

在度田事件上,赵翼在22史扎记里说,后汉书对度田事件语焉不详。传统说法也是光武帝向豪强妥协。但据最新的学者曹金华和臧嵘的研究结果度田事件里汉世祖对豪强还是有限制的,最后的胜利者应该是东汉政府。诽郑郡国大姓及兵长、群盗处处并起,攻劫在所,害杀长吏。郡县追讨,到则解散,去复屯结。青、徐、幽、冀四州尤甚。冬十月,遣使者下郡国,听群盗自相纠E74E,五人共斩一人者,除其罪。吏虽逗留回避故纵者,皆勿问,听以禽讨为效。其牧守令长坐界内盗贼而不收捕者,又以畏B053捐城委守者,皆不以为负,但取获贼多少为殿最,唯蔽匿者乃罪之。于是更相追捕,贼并解散。徙其魁帅于它郡,赋田受禀,使安生业。自是牛马放牧,邑门不闭。

后汉书五行志6,十六年三月辛丑晦,日有独之,在昴七度。昂为狱事。时诸郡太守坐度田不实,世祖怒,杀十余人,然后深悔之。十七年二月乙未晦,日有蚀之,在胃九度。胃为廪仓。时诸郡新坐租之后,天下忧怖,以谷为言,故示象。

这里面有,时诸郡新坐租之后,的语句。诸郡新的坐租,此句就说明是按新的度田结果来收租啊。

再看《后汉书。江革传》建武末年,与母归乡里。每至岁时,县当案比,革以母老,不欲摇动,自在辕中挽车,不用牛马,由是乡里称之曰“江巨孝”。

这里所说的案笔,就是案户比民,每年定期向官府呈报田亩。

《后汉书。百官志5》,属官,每县、邑、道,大者置令一人,千石:其次置长,四百石;小者置长,三百石;侯国之相,秩次亦如之。本注曰:皆掌治民,显善劝义,禁奸罚恶,理讼平贼,恤民时务,秋冬集课,上计于所属郡国。

每年案比之后,每县、邑、道都要向郡国情况的。假使度田不成功,这些制度根本不可能实行

光武的改革军制其实是把郡国里没用的军队都裁撤掉,集中精兵到中央。

应该说,光武的提携外戚是利用外戚防备宗室王和权臣。光武的虽设三公,事归台阁,就是防备权臣篡权而为的。把三公架空,靠尚书台的低级官吏发布命令。无疑,这种制度对皇帝的能力要求是很高的。后汉从和帝开始出了一些娃娃皇帝。但这些是光武生前无法想到的。再说外戚,后汉虽然外戚权重,但终后汉也没有外戚篡位成功的,到是曹操后来废三公,自任丞相,大权独揽。最后看来还是权臣厉害啊。

我在《神武不可测的汉世祖―刘秀》详细地将汉光武帝和汉高,汉武,唐宗,宋祖,明祖,康熙做了一番比较。在这些皇帝里,只有唐宗和康熙比光武强。特别是光武和汉高的比较比较细致。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