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革后到底是不是“经济濒于崩溃”? -- flyingcatgm

共:💬120 🌺9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回flyingcatgm

文革期间国民经济发展确实是不正常的。从社会生产总值来看,1967年社会总产值比1966年下降9.9%,1968年再降4.7,其后一段时期内,国民经济有所恢复,但明显带有对之前下降的补偿性质。期间由于各种原因(包括一贯的取向和国际环境――主要是苏联的军事冲突),包括大小三线建设,内地投资猛增,重工业发展很快(这从数据里基本有所体现),1971年增幅是7%,1972年的社会生产总值又骤降到2.9%,1974年下降到1.9%,1975年增幅又骤升到11.5%(根据一般说法,这是邓治理整顿的结果,这个暂且搁置),1976年增幅又骤降到1.4%,其中工业净产值下降5.3%,在短短十年时间里,一个大国的经济就像是坐上了失灵的升降机,这无论如何谈不上是正常和健康的。

在文革期间,中国的重工业确实发展很快,但这是建立在对其他部门的挤压的基础上的(何况,即便在工业内部,仍然存在轻重工业严重失调的问题),从1976和1966的社会总产值来看,农业比重29.7%下降到25.4%;工业比重从53.1%上升到58.1%,建筑业由6.4%上升到8%,运输业从3.3下降到2.9,商业从7.5下降到5.6%。对其他部门的压缩,不是建立在充分发展基础上的有序调整,而是在原有的薄弱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削弱。比如农业,直到90年代中期,粮食仍然是定量供应的,可见仅就农业来说,远没有到所占比重过大需要压缩的地步。这里还要指出,建筑业的发展(另外包括水泥之类),主要是投入到重工业的基建投资,民用投资持续下降。一五期间生产线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之比为67:33,而文革十年两者之比为82.8:17.2,尤其集中反映在住宅,教育,文卫,环保方面的大量欠帐。1976年全国工业企业的资金利润率只有1965年的一半,亏损企业三分之一。

==============以上数据主要来源我忘记了,有一部分应该是来自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李成瑞的文章。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