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MRandson原创】资本与危机 1 -- 草纹

共:💬81 🌺19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MRandson原创】资本与危机 2

当资本主义遇到经济危机的时候,产品到哪里去这个尖锐的问题就被提出来了。产品卖不出去,钱就回不来,企业就要倒闭,工人就要失业。

在凯恩斯以前的传统经济学家认为,需求是由供给创造的,只要供给增长,需求就会自行扩张,与供给相适应,即所谓的萨伊定律(Say’s Law)。

萨伊定律的核心是,生产会自己创造销路或者供给创造它自身的需求(supply create its own demand)。

通俗一点举个例子,一个汽车工厂,大量生产汽车,就会有人需要汽油。需要汽油,就会有炼油厂需要原油和炼油设备。生产原油和炼油设备,又会需要钢铁。运输这些东西,又会需要汽车。整个一个循环,又生产汽车开始,到需要汽车结束。

表面上看,只要供给汽车,就会有人需要汽车。

在产品短缺的场合确实是这样的,最典型的是各个国家战后重建的时期。

百废待兴,生产出一样东西,马上激活若干产业升级。这些产业被激活以后,反过来对原有产业提出更高的需求。

但是在长期稳定的生产过程中,却不是这样的。

萨伊定律的弱点在于忽视了生产工具和消费品之间的关系。

人类社会生产的每一样产品,最终都要作为消费品被消耗掉或者成为消费品生产环节中的一环。没有一种的产品生产,最终能逃脱这个结局。

人类产品有两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生活资料直接被消费掉,生产资料最终迟早为了生产生活资料而被消耗掉。

举个例子,人类开采铁矿,炼铁,生产出犁和耙,生产犁和耙不是目的,最终的目的是生产粮食和蔬菜。生产犁和耙以后,人类可以不用刀耕火种,可以更好地生产食品。生产生产资料的目的,是为了更高效率地生产消费品。

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拖拉机代替了牛拉犁,生产效率提高,但是成产目的仍然是为了粮食和蔬菜。

当然,这里提到的消费品,不仅仅是指我们普通人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种种商品。军用的武器弹药,埃及的金字塔。这些东西也都应该算消费品。与我们日常生活的消费品不同的是,这些产品是由政府财政购买的,满足公共需要(比如国防,比如对法老的崇拜)。

所以在汽车—〉汽油—〉炼油厂—〉钢铁—〉汽车的循环中,所有产品迟早都转化为变为消费品(最终产品)的一部分。

在前一部分,已经提出,由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造成工人没有足够的钱去消费,所以消费品的消费永远是不足的。

这种生产创造需求的生产模式,除了百废待兴的时期意外,对社会没有任何意义。(这种情况以后还会谈到。)

市场如果依靠自己的投资消耗掉自己的产品的,是不能自己平衡的。

更严重的是,由于前期的投资,整个社会孕育了更大的产能。这些产能会在下一个生产周期中释放出来,造成更大的供需矛盾。

假设一个生产循环中,所有产品消耗掉100的原有资产(原料、燃料、机器折旧),生产出来的产品价值300。工人工资100,资本家获得利润100。资本家个人花掉50,剩下50继续投入生产循环中。在第一个循环中,消费品有50的缺口,被投入再生产工具之中,矛盾暂时掩盖。在第二个循环中,生产资料由100变为150,工资变为150(但是现实生活中,资本家往往提高剥削率,加班不给加班费是常有的事情)资本家获得的利润就是150。这次的生产缺口就是150-50=100。

很显然,在新的循环中,更大的供需矛盾产生了。

所以,靠鼓励投资,发展生产拉动经济,消耗掉产品的模式,并不能解决内需不足问题。

说句题外话,前些年中国经济面临衰退的风险。于是采取扩张的经济政策,大量投资基础设施和生产项目,同时砍掉了大量的福利项目。今天中国产能过剩,消费不足,与当时的经济政策有很大的关系。

于是,凯恩斯主义出现了。由政府出钱创造需求。

To be continue......

关键词(Tags): #资本与危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