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德意志利刃到奥斯曼的弯刀--戈本号战列巡洋舰 -- 萨苏

共:💬82 🌺3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八。冲出达达尼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题图:失意的索罗钦将军和他的土耳其同僚

索罗钦想还手的希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

英国和法国虽然撤离,依然留下了一支包括战舰和潜艇组成的强大编队在东地中海,监视达达尼尔海峡,索罗钦不敢和它硬碰,他准备选择北面的俄国人开刀,因为俄国人这时不断派出舰艇,攻击土耳其北部的海上运输线 ?C “小偷的干活”。

然而,土耳其的海军部却不同意他的作战方案。

这是因为土耳其人太爱惜这条战舰了。他们和索罗钦开诚布公的进行了讨论,亚沃士号太大了,土耳其根本无法提供如此尺寸的干船坞供它修理,因此该舰一旦水下部分受损,便无法彻底修复。上一次触雷,土耳其人只能用木楔添塞亚沃士号船身上的破孔,土耳其人倒是愿意修一条干船坞,可是在战争期间,这样的大型工程难以及时完成 ?C 土耳其人对自己的民族性太清楚了,打仗么,视死如归,干工程么,就有点儿吊儿郎当,潇洒飘逸没时间概念。而俄国人在塞瓦斯托波尔却有良好的修理设备。如果索罗钦的出击惹出什么麻烦,比如船底开两扇窗什么的,亚沃士号恐怕就要冒成为残废的危险。所以,土耳其海军部要求亚沃士号取消出击行动。

索罗钦抑郁不乐的接受了这种建议,他知道土耳其人并不是危言耸听,事实上亚沃士号上的木头楔子在整个战争期间都没能取下来,直到战争结束十年以后,1929年大修的时候,它们还塞在该舰舰体的破洞里!

所以,在整个1916年和1917年,亚沃士号的活动大为减少。

1916年1月,它在黑海实施破袭作战时与俄国战列舰叶卡捷琳娜二世号狭路相逢,双方交手了11分钟,但两舰的炮弹无一命中,索罗钦按照保舰为上的方针,释放烟雾脱离。

1916年7月,因为预先接到亚沃士号试图炮击索契的情报,俄国黑海舰队调动叶卡捷琳娜号等四艘战列舰,两艘潜艇企图伏击亚沃士号,但是狐狸一样的索罗钦在进入包围圈的一瞬嗅出了危险,他果断利用俄国舰队队形的一个空隙,高速逃出伏击圈,俄国战舰的速度赶不上它,只好看着“戈本大叔”(俄国水兵给亚沃士号的外号)扬长而去。

总的来说,这两年中的土耳其舰队,都是马汉海权论中的“存在的舰队”,它的作用,也就是牵制敌方的力量而已。

索罗钦将军在1917年年底离开土耳其回德国,他获得了土耳其人授予的种种荣誉,并且得到了晋升,被任命为德意志帝国海军第七战列舰分舰队司令官。然而,大战剩余的时光,索罗钦并不快乐,直到他作为德国海军参谋长,在1918年11月21日指挥德国舰队的七十四艘战舰开入斯卡帕弗洛基地向英军投降。1919年6月,得知它们已经不可能返回德国,随着一声“彩虹”暗语,所有德国战舰的水兵同时动手,凿沉了自己的军舰。辉煌的德国公海舰队自此灰飞烟灭,它给世界残留的唯一一条战列巡洋舰,就是在土耳其海军中的这条亚沃士号。

然而,索罗钦走后,亚沃士号却获得了建功立业的机会。

1918年1月19日,亚沃士号忽然接到盼望已久的出击命令 :驶出达达尼尔海峡,到巴勒斯坦海岸,突袭在那里的英法监视舰队!

土耳其人经过长期周密的准备和侦察,终于掌握了英法封锁舰队的行动规律,他们判断,此时海峡以外已无大舰,因此下令亚沃士号重返地中海,给盟军已经濒临崩溃的东线雪上加霜,同时证明同盟国在东地中海的存在!1918年1月20日凌晨,接替索罗钦的德国海军少将冯.B.哈勃特率领舰队驶出达达尼尔海峡,它的编队包括:亚沃士号战列舰,米蒂里号轻巡洋舰,以及四艘土耳其驱逐舰。

这也是阔别东地中海三年以后,亚沃士号第一次重返这片海域。

然而,出师不利,清晨4‘00,编队官兵突然听到一声巨响,亚沃士号的舰体侧面出现了一条烟柱。水兵报告:亚沃士号触雷负伤!

一时,各舰官兵都沉默了,等待亚沃士号上返航的命令。

没有返航的命令。

剽悍好斗的哈勃特少将傲然打出信号:我舰损伤不重,紧急抢修后继续执行任务!

面对这个富有攻击精神的命令,整个舰队群情振奋,锅炉工全力以赴,把各建烟囱里烧得黑烟滚滚,20日上午,土耳其编队杀入地中海,直奔巴勒斯坦。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情报准不准了,英国人真的没有留下大舰么?

当它们的编队接近巴勒斯坦海岸的时候,英国皇家海军的监视舰队终于露面了,哈勃特少将发现,他面对的是两艘装备十四英寸大炮的英国战舰!

十四英寸?!那就是356毫米。

亚沃士号装备的主炮才279毫米!

但是哈勃特少将却认为自己占尽优势,下令立即开火,不得放过这个千载良机!

因为英国战舰并非可怕的战列舰或者战列巡洋舰,而是两艘非驴非马的怪物。。。

[待续]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