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传奇信史两彷徨----石达开伪诗集锦 -- numzero

共:💬1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石达开的三首真诗 (附图片:白龙洞题壁诗刻)

一 “沥剖血诚”告示

为沥剖血诚,谆谕众军民:自恨无才智,天国愧荷恩。

惟矢忠贞志,区区一片心,上可对皇天,下可质古人。

去岁遭祸乱,狼狈赶回京,自谓此愚忠,定蒙圣君明。

乃事有不然,诏旨降频仍,重重生疑忌,一笔难尽陈。

用是自奋励,出师再表真,力酬上帝德,勉报主恩仁。

精忠若金石,历久见真诚。惟期妖灭尽,予志复归林。

为此行谆谕,遍告众军民:依然守本分,照旧建功名。

或随本主将,亦足标元勋,一统太平日,各邀天恩荣。

备注:此时为1857年石达开因洪秀全猜忌图害被迫避祸出京后张贴各地,向太平天国军民说明缘由的布告,有两种版本,据考证此版为修改版。两种主要差别在于修改版删去了初版中“疑多将图害,百喙难分清”,另加了“精忠若金石,历久见真诚”,及将初版之“依然守本分,各自立功名”改为“依然守本份,照旧建功名”等。绝大多数地区张贴的都是修改稿。

简评: (史式)

如果诗人吟诗不限于律,绝,则石达开离京城出征时所公开贴出的《五言告示》,也可以说是一首好诗。。。。。。如果石达开不是能文之士,这份告示自然由军中的老夫子代表;他既能诗能文,而这份告示却又用了很特殊的韵文形式,且能一韵到底,这就不同凡响,绝非一般只会写“等因奉此”的老夫子所能胜任。因此,很可能是出自石达开的亲笔。公文应该明白晓畅,本不应该使用字数受限制的韵文。为什么这篇告示要用韵文,而且要用句子很短的五言韵文?其原因不难推想而知。石达开既有无限愁思要向大家倾诉,但是又不能说得过于明显。这是为了顾全大局。如果把话说得太明显了,就会增长太平天国的内部矛盾,予敌人以可乘之机。他把“疑多将图害,百喙难分清”修改为“精忠若金石,历久见真诚”,就是为了把事情说得更加隐诲一点。既然希望说得隐诲,五言韵文正是最好的形式,可以言有尽而意无穷。

石达开虽然能文,但在离京之时,由于历经国难家难友被逼出走,自然心乱入麻。所以用语不够讲究,文义也不够含蓄。到达安徽之后,再来仔细斟酌,就觉得有修改之必要。《五言告示》前后出现字句略有出入的两个不同的抄件,原因在此。

我们认真体会一下这篇《五言告示》作者的思想感情,就会相信它确出自石达开之手。他对太平天国事业已片忠心,洪家私党却一直对他猜忌排挤;他一心要为国出力,洪家私党却处处掣肘,阴谋陷害,逼得他非走不可。他当时的满腔悲愤,不下于被放逐的屈原。他的处境,也和昔日的屈原相似。因此,他的这篇《五言告示》,也就成为太平天国时代的《离骚》。全篇所言,都是发自肺腑的心声,充满了真实的感情。从形式上说,《五言告示》自然赶不上《白龙洞题壁诗》;但从真情的流露,“言为心声”,“诗言志”这一方面来说,《五言告示》正是感人至深的诗篇,应在《白龙洞题壁诗》之上。

二 白龙洞题壁诗

太平天国庚申拾年,师驻庆远。时于季春,予以政暇,偕诸大员巡视荒郊。山川竞秀,草木争妍,登兹古洞,诗列琳琅,韵著风雅。旋见粉墙刘青云句,寓意高超,出词英俊,颇有斥佛息邪之概,予甚嘉之,爰命将其诗句勘石。以为世迷仙佛者警。予与诸员亦就原韵立赋数章,俱刊诸石,以志游览云。

挺身登峻岭 举目照遥空,毁佛崇天帝 移民复古风

临军称将勇 玩洞羡诗雄。剑气冲星斗 文光射日虹。

备注:这组诗刻是1860年春石达开率部将登览广西庆远白龙洞看到山壁上所刻唐代刘青云之诗后即兴步原韵所赋,当时随行的太平军文武大员亦奉命就原韵作唱和诗,是现存难得的表现出太平军将领们戎马生涯中的风雅事迹的文物。它能得以保留,全靠当时一位老庙祝故意在此处搭棚砌灶,用灶火把诗全部熏黑,使其避过清军的毁坏,直到1903年同盟会会员张鱼书(江西人,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1903年奉命回国组织革命活动,武昌起义后被推为桂军司令,后遭陈炯明杀害)游白龙洞时留意到已被熏黑的“太平”字样,方才将其发现。张鱼书本人对太平天国及石达开事迹一向仰慕,当即亦效古人步原韵唱和一首:“怒气满天冲,头颅掷半空,同胞溅血雨,民贼长蛮风;革命灵应显,吞胡志愈雄。壁留千古恨,余怨隐长虹。”张鱼同对这一发现兴奋不已,又传告于另一位太平天国和石达开史事的爱好者卢焘(同盟会会员,与朱德同期就学于“云南讲武堂”,曾任孙中山高等顾问和高级参谋,黔军总司令兼贵州省省长,后一度退出军政界。贵阳解放前夕,组织“贵阳市民众临时治安委员会”对抗国民党撤退前的破坏活动,遭特务杀害),于是卢也继之和诗一首云:”从龙心在汉,策马快腾空。誓灭匈奴种,同恢祖国风。辟疆王志壮,报国一心雄。愿借当年剑,踏天割断虹。”

简评:

此诗格律严谨,用语认真,与那些信笔写成的伪诗完全不同。本来律诗只要求第二联、第三联能够对仗,一四两联无此要求。石达开这首诗却做到了四联完全对仗,平仄也都合律,即就形式而言.已是上乘之作。再从内容来看,风格雄壮,气势磅礴,真是诗如其人。(--史式) 我们只要读到他这一句“挺身登峻岭,举目照遥空”的诗句,使会立刻使人想像到麦高文所说他那种“英雄侠义、勇敢无畏、正直耿介”的气概。这种风格与世传文士伪托的假诗风格是完全不同的。(--罗尔纲)

三 驻军大定与苗胞欢宴即席赋诗

千颗明珠一瓮收, ( 瓮,读音为“迸”)

君王到此也低头。

五岳抱住擎天柱,

吸尽黄河水倒流!

备注:

这一首诗,有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据搜集者运华的《石达开与苗家》记道:“太平天国的时候,翼王石达开带领十万雄兵,路过贵州大定。所到之处。真是秋毫无扰,百姓安乐,犬其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至今传为美谈,少数民族对他也很爱戴。当地苗族人民为了表达他们对这位革命英雄人物的衷心热爱,曾以上宾之礼接待了他,他们把贮藏在地下许多年积陈得发香的杂酒取了出来,这种洒是苗族祖先的智慧的创造,用黄谷、毛稗、高梁、小米、包谷、谷子等混合酿成,只有盛大的节日和尊贵的客人,才能享受。杂酒盛在一个坛子里,放在花场的正中央,用通心杆子插入坛内。石达开和主人们用手扶杆,低头吸饮。酒间,且歌且舞,直到酒尽兴浓,始尽欢而散。石达开为了感谢苗族人民的心意,即席赋诗一首,以示纪念。”又说:“这个故事,至今仍流传在苗族人民中间,读过古书约少族民族老人,连这首诗也能背诵。( 罗尔纲)

“千颗明珠一瓮收”指美酒系用黄豆、高梁、小米、包谷、谷子等粮食混酿而成,如同收颗颗明珠于坛内。“君王到此也低头”指无论何人必先俯首方能吸饮坛中美酒。 “五岳抱住擎天柱,吸尽黄河水倒流”指用五根手指握住吸管,将美酒倒吸入口。这首诗每句描写的都是欢宴的场面,但同时又每一句都语带双关,意有所指。

简评:

关于这首诗的本事的记裁,苗族人民欢宴石达开,石达开破禁(太平天国禁酒)与苗胞欢饮,民族团结的情谊是十分感人的。这件事本身就是一首美丽的诗。而石达开的即席赋诗,则于再现当时豪饮的动人的艺术画面之中,饱含着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显示出旋转乾坤的人民力量。这就使诗篇成了熔铸着石达开英雄性格特征的照象,具有一种特别的壮美,也使诗的故事更富诗意,灼然生辉。(《壮族文学史》)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