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真实的“红色圣经” -- 阿多尼斯
前苏联作家尤.谢苗诺夫的施蒂尔里茨间谍系列中,《春天的十七个瞬间》和续集《旋风少校》无疑是整个系列的最高峰,也是我百读不厌的两本书。第三集则略差一些,“红色圣经”这个词,就是第三集的关键词语。这是由德国负责搜集东线情报的东方外军处负责人盖伦中将所整理的资料汇编的代号,据称搜集了大量苏联内部绝密情报和隐秘等,主要来源是投诚德国的弗拉索夫将军等人,可以在苏联内部酿成不信任和变乱。盖世太保缪勒在战争末期最终发觉施蒂尔里茨的苏联间谍身份时,决定将计就计将这份资料借他的手传回苏联,打下最后一根钉子。这一计划几乎成功了,最后在作家的安排下,这份被逃出来的施蒂尔里茨装进公文包的资料在街头战斗中被苏联坦克碾成粉末,本应回到祖国怀抱的施蒂尔里茨也被一颗流弹打伤,在某种巧合下被党卫队的地下传送机构救下送往国外,继续作为第三帝国残余势力的一份子战斗在与美帝国主义者合作的第四集中……
小说家的设定不能当真正的历史看,弗拉索夫不过是1941年末莫斯科城下反击战中的一个苏军小师长,如何能与闻如此多的机密,帮助盖伦中将整理出一份“红色圣经”?但接下来讲的故事,仍然和盖伦中将等人有些关系,当然他本人还是按一贯的小角色出场。甚至我认为,“红色圣经”更适于形容故事中提到的那份资料,对于西方而言,这应该是他们的第一份“红色圣经”。
1945年5月11日,捷克首都布拉格以西的斯特拉科尼斯,巴顿的第三集团军第4装甲师驻地。根据不久前传下来的命令,巴顿的顶头上司,第十二集团军群总司令布雷德利中将下令巴顿停止向布拉格的挺进,将解放布拉格的任务按战时协定交给苏军。尽管第三集团军此时离布拉格仅有一步之遥,而城中的德军早已派出联络人员希望向盟军投降,他们仍不得不放弃占领布拉格,转向占领德国南部和奥地利西部。邱吉尔和英国将领们,包括战略情报局均迫切希望美军占领布拉格,尽量排挤苏军在欧洲占据的地方,马歇尔甚至也建议艾森豪威尔如此做,但聪明的艾克回复马歇尔道:“除非有参联会的直接特别命令,否则我不会做这种拿军事冒险来获取政治利益的蠢事。”一旦美军占领布拉格,则必须在奥地利,德国和捷克其他地区对苏联做出让步,而这绝不是一个聪明的政治家应该做的冒险,尽管在军事上完全可行。
当伦敦,华盛顿,盟军总司令部为了这些问题争论不休时,在布拉格城外的第4装甲师总部驻地,一个小小的美军情报小组正如同其他的士兵们一样眺望着不远处灰色云层里若隐若现的布拉格城市。这一附属第四装甲师的陆军情报小组编号为第24军情小组(O/B 24),主要任务是收集第4装甲师当面德军的数量,番号,装备和部署情况等,并据此向该师指挥官们提供意见和建议。在前些日子里他们已经了解到,目前德军在东线仅剩的唯一一个集团军群司令部——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就在他们不远处的布拉格城中,处于苏军兵锋所指下。另外两个东线集团军群司令部,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和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已在之前向苏军投降。
他们的眺望是有原因的:总司令部刚刚传下一道直接命令,告知他们在被围困的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内,有一个德国军情单位,保存了一整套完整的苏军作战序列,包括其实力,番号,作战装备和部署情况等。这个小组接到的命令就是,将这一整套资料以及关键的德军情报人员从布拉格城中带到城外的美军驻地,在那里将由一支专门的护送队伍带走这些资料和人员。命令十分紧迫,因为苏军随时可能进驻布拉格。
这是一道不同寻常的命令。从诺曼底登陆以来,这个基层情报小组第一次接到直接来自总司令部下达的命令(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是离目标最近的小组),而突破盟国和苏军划定的势力分界线(名称是“民主线”),前往德军处取得苏军的作战资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行为:毕竟到现在为止,苏联还是美国同一个战壕的战友。但很明显,盟国的情报工作重心已经开始向这位曾经的盟友转移,因此及时取得这份资料至关重要。
情报小组决定立刻行动。由于深入的地区属于理论上的苏军占领区域,第4装甲师不能大张旗鼓地派出坦克纵队和装甲车队护送他们,甚至连一支小型车队也无法派给他们,以免刺激苏军。这样,两名孤单的情报员最后只能驾驶着一辆吉普车单独上路,车上也仅有补充的汽油,一些弹药和随身携带的卡宾枪。在通往布拉格的路上不仅有零散的德军,苏军侦查小队,捷克游击队员,还有弗拉索夫将军手下残余的白俄士兵活动,当这辆小吉普车刚通过第4装甲师的检查站,转过一个小丘,附近就响起了散乱的枪声。两名情报员只管埋头开车,总算冲过了这片区域。后来他们仔细想想,也许这些枪声并非冲他们而来,只是刚好碰上了附近的一场小战斗而已。
经过了40分钟有惊无险的驾驶,这辆小吉普车被一个捷克游击队员设立的哨卡拦了下来。在这个哨卡的不远处,他们已经看到了一大片德国军车聚集在几栋军用营房前,颇似一个司令部的模样。情报员们掏出香烟一边和捷克游击队员友好地交谈,一边出示了一封捷克文的文件,上面说明文件持有者是美国军方的陆军成员,要求所有捷克当地机构提供必要的协助和便利。没费什么事,游击队员们挥挥手放他们过去,这个小组终于抵达了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
几名德国军官接待了这两名美军情报员,并说明按照双方高层事先的约定,将陪同他们一起前往司令部的文件储存地。路上,德国军官们向美国人大概介绍了这份资料的情况。由于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是此时东线仅存的最高级别指挥机构,北方和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已经在几个星期前投降,因此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不仅收集了该集团军群当面苏军的情报资料,更包括另外两个集团军群地域内苏军的情报资料。在北方和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覆灭后,其地域内残余的德军单位自动转向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汇报其当面苏军的情况。
说话间便到了资料的储存地,德国人按着一贯的一丝不苟的风格,已经将全部的苏军资料准备完毕,装在一辆卡车后悬挂的特制拖斗内,卡车已加满了油。情报员们仔细检查了这些资料,发现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好:大部分资料不仅记录了到目前为止各个德军单位所搜集的苏军详细资料,每份资料的封面更附有一份该单位指挥官完成的报告,详细说明该单位所遭遇的苏军的作战方式,作战信息,指挥官风格,以及德军对其所做出的评估。可以肯定,这份资料是一份无价之宝,足以让盟国真正了解苏军的行动模式,程序以及其他重要的环节。最后,德军情报部门还在拖斗里放了一份送给战略情报局的礼物:一台精巧的证件伪造机器,专门用于伪造苏军和苏联证件。战略情报局很喜欢这份礼物,不过觉得德国机器上订证件的铁钉易生锈,便换成了不锈钢钉,自是后话不提。
此外,德国军官们还请求美军情报员看看中央集团军群自己保存的资料,包括全部的序列,编制,装备,作战资料和记录等,并尽可能带走。但美国情报员们衡量再三后,决定只完成命令交付的任务,只带走与苏军相关的资料等。在他们离开两天后,苏军进驻布拉格,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投降,这批资料也落入苏军之手。结果这批研究中央集团军群战史的宝贵文件,只能在莫斯科的档案馆里躺了五十年后,才由戴维.格兰仕等人揭开了它尘封的面纱。
接下来,美国人就开始头疼怎么带走这些东西。无论拖斗里的资料,还是卡车上的德国军官们,都是必须带回总部的,但增加了一辆卡车和拖斗后,这么大的目标要穿越封锁线,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散布在这一地区的苏军小分队或许不会对一辆美军小吉普车感兴趣,但是一辆大卡车加拖斗后组成的慢速车队,随便一个班的苏军就足够俘虏这只基本无武装的小车队了。
最后,美国情报员们还是决定冒险试试。德国军官们被塞进了卡车的车厢,一名情报员驾驶吉普车在前面开道,另一人坐在卡车驾驶室的德国开车军官的旁边。这些德国军人们显得很高兴,一路上不停的和美国人说话。作为极少数的幸运者他们可以向美军投降,而不是准备进苏联的战俘营。说话间,刚才那道捷克游击队哨卡到了。
捷克游击队员们这次不卖美国人的账了,他们同意美军吉普车可以通过,但德国卡车和德国军人们必须返回,因为他们是“捷克人民的俘虏”。两名美军情报员则坚持,这些德国军人和德国卡车已经是美军的俘虏,必须随同他们一起返回。两人都将卡宾枪上膛后放在手边,一边掏出手榴弹将引信环套在手指上,一边目光灼灼地看着捷克游击队员们。两人之一,哈里.A.贾可布军士后来不无后怕的说:“动手?老天,我们只是摆个姿态而已。真打起来,下一秒钟我们就会被他们的MP40冲锋枪打成筛子。不过,他们也未必愿意和我们动手,手榴弹爆炸声一定会引来第4装甲师的巡逻分队。”很难说这个姿态是不是起到了效果,也许捷克游击队员们接到过要和美军搞好关系的指令,在和美军情报员的交谈中他们提到了“艾森豪威尔”这个词,当美国人也重复着“艾森豪威尔”这个词的时候,他们的脸色和缓了,收起武器,挥手让这只小小的车队通过了。
随后,这段短暂而充满危险的回归旅程开始了。车队再也没有碰上任何哨卡,也幸运地没有撞上任何苏军小分队。在行驶到大约一半的路程时,几声清脆的枪声响起,车队忽然遭到了零星的轻武器射击。情报员们判断一定是散落在附近的德军流散士兵或者匪徒盯上了这只车队,他们减慢车速,从车窗里向开火的方向连续射击并投掷了几枚手榴弹。袭击的枪声立刻沉寂下来,车队迅速加速离开了这一区域。随后他们一路平安地抵达了第4装甲师的检查站,一支宪兵部队已经在那里等着接收他们带来的德军人员和资料了。
这个故事似乎到此就告一段落了,但还有一些有意思的问题没有解决,比方说,美军是如何知道有这么一套资料储存在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内的?事实上,这次第24军情小组行动的单一事件,不过是战略情报局此时在欧洲进行的一系列针对苏联的情报活动的一环。在这场大战的胜负不再有悬念的时候,多诺万局长带领下的战略情报局就开始将重心转到针对苏联的情报活动中。1945年2月,多诺万本人就公开表示了自己的担心:“苏联的崛起……将是欧洲和亚洲大陆上最强大的力量,甚至可能最终控制这两块大陆,将美国排挤在外……当苏联的扩张政策继续实施的情形下,它将是美国有史以来所面对的最强大的威胁。”
此时在整个欧洲,战略情报局的所有单位都行动起来,收集他们所能收集到的一切苏联情报。在南斯拉夫,驻铁托司令部的美军代表,战略情报局官员富兰克林.林德西,被秘密要求组建以南斯拉夫为基地,苏联为目标的情报网;在捷克,早在5月初,一个战略情报局的小组就秘密进入布拉格,接触德军高层,商讨可能向美军投降的事宜。正是在这次会谈中,战略情报局的官员了解到这套宝贵的苏军资料的存在,并迅速通过盟军总司令部向第4装甲师的陆军军情小组下达命令,夺取了这份资料。
这时该轮到德国的东线情报总负责人,东方外军处的处长盖伦中将登场了。在1945年4月28日,他正式停止了自己部门的运作,集中储存并销毁了一部分资料,带着几个部属于1945年5月22日向美军投降。6月末,他被带到威斯特巴登的陆军审讯中心,在那里集合了他的大部分原东方外军处的部属,德国陆军总参谋部第12分局的人员们,开始为新主人——美国情报机构——效劳。在那里,美军向他们提供了一些文件,他惊讶地发现,这些明显属于德国军方东线情报的文件,他居然见都没有见过。这些文件,就是第24军情小组装在卡车拖斗里带回来的那些。
这份资料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价之宝。在战争的最后一两个月,由于通讯和联系断绝,集团军群所收集的情报资料已经无法传递回总参谋部,因此东方外军处的资料已经跟不上前线的更新速度。而这些文件,几乎是各个德军单位在覆灭或投降前传回的最后的敌方资料,完整性或许有所欠缺,但真实性决不容怀疑。
战后初期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在对苏联的情报工作中一直处于下风。西方对于苏军的真正实力一直所知有限,在冷战对抗的最前沿东西德,战后盖伦中将以东方外军处为基础组建的联邦德国情报机构,被苏联和东德渗透的千疮百孔,成了东德鼹鼠的乐园。当东德情报机构能把间谍安插至勃兰特总理的身边时,西德情报机构甚至连马库斯.沃尔夫(东德情报机构负责人)长什么样也不知道,不得不送他个“隐面人”的外号。在这种情况下,这份资料对冷战初期西方评估苏军,具体了解苏军实力和行动模式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也许,称之为“红色圣经”并不为过。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真实的“红色圣经”
🙂如此好贴焉能沉底! silencsrv 字0 2016-06-12 10:20:41
🙂想起了马库斯.沃尔夫 无面人 盐城闲人 字118 2010-09-16 21:08:00
🙂这几本书那里有买啊? 众神的黄昏 字0 2007-09-25 19:56:18
🙂可以下载 1 肥肥烤猪 字40 2007-09-27 00:29:41
🙂花谢猪猪,这就去找找! 众神的黄昏 字0 2007-09-27 19:03:32
🙂典型的美国人作风,大胆莽撞,自以为是,苏联人那时候没有不锈钢钉, 6 住在乡下 字114 2007-09-25 18:32:56
🙂俺怎么记得《瞬间》是《少校》的续集呢? 1 肥肥烤猪 字0 2007-09-25 12: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