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科学杂志排名,IF 对比 Pagerank -- 青方

共:💬37 🌺6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国内看重IF还算是进步吧

不然老实搞科研的更没活路。

可能IF一般也就是搞生物和化学之类的用的多吧。根据我在国内时候的观察,生物里,就算大家全是君子,在国内要是想搞同行评议,多半也没那个条件:因为国内整个研究规模小,方向散,除了水稻之类在中国有一定基础的,别的谁也不懂谁的。尤其是做的好的组,往往在国内就没几个同行。这种情况下要是抛开IF硬搞同行评议,那就多半是低水平的评高水平的,甚至外行凭内行,不乱套才怪。根本原因还是没人,没有足够的有能力的人。我看这个同行评议还是得等人才慢慢积累,在各个领域能形成一个community的时候才成,现在有个IF,就算是外国人帮我们评议吧。

而跟IF比,更理想一点的指标是引用数,也就是所有发表的文章里,倒底被其它人引用了多少次,这才真正表明你的东西在科学界里在多大程度上被承认了,当然人家批评你的不能算数。此外还有一种办法,基本也是基于文章被引用情况的,算法更复杂点,跟引用数量和IF都有关,不过基本上只对比较牛的人物管用,一般人根本没本钱凭,具体怎么回事现在我也记不清了,回头查了补上来。

显而易见,这类基于引用数的办法反馈慢点,没有十年八年很难看出来一个人到底怎么样。等过了十年八年,这人也站住脚了,你再赶也赶不走了。所以总的来说,IF在当今这种非专门科研机构大规模投资科研的大环境下,还是算个比较实用的方法,不是太差劲。咱们鱼肉没法改变砧板,那就改变自己吧,其实发个cell不算丢人哪诸位。

要说这个按IF评分的办法还有什么改进的余地的话,我觉得具体对中国的实际国情,在分钱的关头,不能光看IF,应该算算每出一点IF,到底花了多少钱,当然是跟同类研究横比。现在国内有的研究组不穷啊。当初我在国内的时候,我们学校有个组,是某院士开的分店,那叫一个富。这个组给我印象极深的是他们的votexer,就是里面一个马达带着一个偏心振子,打开以后哒哒嗒的动的一个小玩意,用来摇匀试剂的,要是按我说,买中科院科仪厂的,500块以下绝对拿下,那么简单个玩意质量未必就差到哪里去,就算坏了就近也好修不是?可是他们就要用进口的,不仅是进口的,而且在进口货里还算是很上档次的,。说老实话,照我看,那么好看的votexer用来做votexer真是非常屈才,明明是做ipod的料啊。不过这么好的东西,我过半年再去拜访的时候,就已经鹤驾西归了,红颜薄命真不是瞎说。

有那么多钱,按理说应该出不少真东西吧?您没猜错,跟人家拿相当于他们1/5的经费,有他们1/3人口的实验室比,他们还真没啥拿得出手的……嗯,,,,哦,他们实验室炖鸡的时候,走廊里味道比较香。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