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说一个故事,大家来聊聊(正文内容有失误,补充见最下连接) -- 葡萄

共:💬99 🌺26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的忧虑很有道理

葡萄的帖子都很有看点,视野宽阔,读来很有启发。

不过葡萄对于一地经济的发展有一个反复提到的观点,

那就是政府的支持至关紧要。这个说法没错,因为

政府可以在资源,资金,政策上对一地倾斜,从而

造成该地的发展优势。

不过,我的看法是,恰恰这种在政府大规模支持下来

发展经济,从长远来看是靠不住的,不能持续发展。

六七十年代,中国有所谓三线建设,有大三线,有小三线,

从各个城市迁厂迁人迁医院到四川,贵州的山沟沟里。

那些山沟也有一段完全在政府支持下的发展期。不过,

没有能持久吧?为什么呢?从经济角度而言,这是个错误

决定(当然三线建设的主要考虑是备战,从备战角度讲并不错,

我是用它做个比较极端的例子)。

那么,是不是以后的政府在某些诱因下不会再犯经济决策的错误呢?

完全不能保证。

比如,葡萄说空客到天津,大飞机一部分到西部。这样,上海十年内

就少了2000亿资金,如果全放在上海,边际效益要到1。5倍。

我以为,无论私底下有多少理由,在考虑这种大型项目时放得到台面上

来的理由应该只是两条。

一是投资回报率。假定说,一块钱,投向上海每年回报4毛,投向天

津每年回报三毛,投向西部每年回报两毛。所以,按投资回报率说话,

这个大型项目的投资应该投向上海。但是,中国不能只是让一个

上海发展,其它地方也要有发展的机会,这是另一个理由。

所以,从国家平衡发展的角度看,可以投向天津或西北。不过,先别唱

中央英明伟大的赞歌,投向天津和西北是有代价的,就是降低了回报率。

这个降低了的回报率是全国人民埋的单子。

如果天津如予期的那样一块钱回报三毛,西部如予期的那样一块钱回报两毛。

那么中央的决策是正确的。这个正确不是指中央把大型项目放在天津或西部,

而是指中央对上海,天津和西部都有准确的估计。所以,中央是在对各地情况

有准确的了解的基础上作出了决策。如果,天津或西部的回报低于三毛,甚至

血本无归,这就应该要打中央决策者的屁股了。怎么说呢?因为中央对各地情况

的了解出现偏差。我这只是为了举例子,所以把情况简单化了,但这意思就在这里。

中央的决策并不先天正确,一个决策既要看它出现的基础,也要看其执行的情况,

决策出现偏差不能全怪歪嘴和尚,一级领导自有一级领导该担的责任。哪怕中央

如诸葛之亮,失了街亭也得自贬三级。

HW新政之始,我也是看好的。可是,这次宏观调控中有一条消息让人不安。

调控两年后不见成效,国务院去年底派出多个工作组到各处查房价虚高的原因。

这种次序颠倒的做法说明了什么呢?陈经写的官办经济很有意思,但他多所强

调的是官办经济的有利方面。象这种次序颠倒的调控做法就是官办经济的负面

因素了。

浙江经济模式具有草根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帝力于我何有哉。因此浙江

经济模式可以持久,可以与时俱进,不会人亡政息。

这就是我更看中浙江经济模式的原因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