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毛泽东与蒋介石--杜勒斯访台 zt -- 宁子

共:💬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毛泽东与蒋介石--杜勒斯访台 zt

蒋介石焦急地提出了在杜勒斯离开台北之前就签订台美双边协定,已经表现得过于急不可耐了……

  约翰?杜勒斯不止一次到过马尼拉这个美丽的城市,他觉得,热带雨林植物,火山岛屿景观,棕色皮肤的居民,成为这个太平洋岛国不可或缺的美的元素。二次大战后他来到被美军炮火夷为墟圩的马尼拉时,曾经惊异海湾边上那座美丽而古老的马尼拉饭店为什么能奇迹般在战火中保留下来;据说那是因为麦克阿瑟将军是该饭店的董事,并在顶楼上拥有一套神秘的房间。这次他来到马尼拉,使他惊异的是黄皮肤的华人在这个岛国上为什么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具有美国财团巨富背景的菲律宾食糖大王们执掌着岛上的政权,而华人家族则操纵着高级金融。在家财达数十亿美元的四十个家族的核心圈子里,至少有十个华人家族居于最高地位。他最近经常在思考华人问题。自从艾森豪威尔总统选择他来担任国务卿,使他置身于白宫权力中心的位置时,大陆上那些共产主义意识化了的中国人,就特别使他觉得困惑与激怒。

  九月三日共产党中国人炮击金门时,杜勒斯正在马尼拉开会。美国、英国、法国、菲律宾、新西兰、澳大利亚、泰国、巴基斯坦八国代表在马尼拉聚会,讨论与签订《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本来他觉得没有台湾参加是件遗憾事,台湾蒋介石是个反共坚定的斗士,考虑到需要英国参加签约,而英国已在一九五○年承认了大陆新中国,不便再和台湾当局结为军事同盟,两相权衡,大多数与会国还是主张舍台而取英,所以这一个以反共为目标的军事同盟条约,未让台湾当局加入。蒋介石当然十分不悦,只能无可奈何而已。

  杜勒斯得到“九三炮轰金门”消息后,立即让驻菲律宾使馆加强与白宫联系。华盛顿与台北方面都给他转来了金门炮战的情况报告。第七舰队也奉太平洋舰队司令斯图普上将的命令离开马尼拉湾进入待机位置。白宫还通知他,艾森豪威尔总统准备召开国家安全会议,讨论采取一个明确的决策,希望他赶回华盛顿参加。他自己觉得,回国之前时间允许的话,可以飞赴台北会见蒋介石,了解情况及听取蒋的意见。

  九月八日,《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刚刚签完字,他就急匆匆启程飞往台湾。九月九日,蒋介石在阳明山总统官邸与他见了面。他知道蒋介石会对台湾被排除在《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之外而不悦,于是就主动说:“美国在努力创造一种局面,使东南亚各国在本地区如再发生战争时,能够肩负起自己的责任。昨天在马尼拉签字的东南亚防务条约就是这种努力的结果。我希望阁下对此条约不要过分重视。我的公开谈话往往被人误解,我听说我的谈话曾使阁下感到不安。今天我愿向阁下保证:美国决无意抛弃您领导下的中国政府。

  ”蒋介石迫不及待地提出了美台双边防御条约问题,说:“您就任美国国务卿以来,在远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特别值得称赞的是,我注意到你拒绝参加重新召开的日内瓦会议,以及印度支那分裂后你使东南亚条约组织度过危机而取得辉煌成果。可是,说到这里,我也愿意指出,近来美国政策从整体上来说有些犹豫不决,缺乏主动性。如果美国对台湾采取一种果断政策,我断言,没有哪个非共产党国家会再主张接纳中国共产党加入联合国,或托管台湾。台湾的局势也会稳定起来。实际表现这种果断政策,就是签订拟议中的中美双边协定。各界人士认为你此时访问台湾证明美国政府重视台湾。然而,如果你离台时竟未签订东亚安危之所系的双边协定,如果在东南亚条约组织签字之后而对中美条约不做出决定,从有识之士看来,美国的远东政策将遭受无可弥补的损失,东南亚条约组织的有效性也将是个疑问。美国已和以前的敌人日本签订了双边协定。美国和南朝鲜、美国和菲律宾也有类似的协议,而对中国,一个战时的盟友,美国却反而不愿建立这种主要是政治上和道义上的关系,这是使人不得不感到遗憾的。

  ”蒋介石焦急地提出了在杜勒斯离开台北之前就要签定台美双边协定,已经表现得过于急不可耐了,确实有点顾不及起码的外交礼仪了。

  杜勒斯对此的反应是十分冷淡的,表示托辞要走。他说:“很遗憾,由于时间短促,我不能就此问题与阁下进行详细讨论。五分钟或十分钟后我就要离去。我不禁感到,这里对条约的效力估计得有些过高。我记得在马尼拉,菲律宾人认为,他们的受益不如台湾。台湾有第七舰队协同防御,一旦遭到中共袭击,美国海军、空军立即投入行动。我抵台湾得到的印象是,这里认为条约有助于安全,而订有这种条约的国家则认为台湾享有更大的安全。

  ”蒋介石只好说:“美国目前的政策和态度固然不能说不对,遗憾的是,美国在行动上表现不积极,不主动。据我看来,美国的亚洲政策缺乏明确的重点。关于这一点,希望美国予以纠正。

  ”杜勒斯与蒋介石的会见就匆匆结束了。

  杜勒斯在台北只逗留了五个小时,就匆匆而去。他在台北松山机场登机离去之前,得到消息:共产党人对金门实施了更猛烈的炮轰。杜勒斯觉得,好战的共产党人经朝鲜停战后一年多的准备,看来不止于停留在电台和报纸上空喊,是要动真的夺取金门、马祖等岛屿和台湾了。刚才美军驻台顾问团长蔡斯将军告诉他:“毛泽东集结在上海到广东一线的兵力,足以在几天之内攻克沿海岛屿;中共还认为沿海岛屿事务是自己的内务,而且在朝鲜战争后成为世界第三空中强国而在台湾海峡地区享有空中优势,总有一天会发动对沿海岛屿的进攻,进攻的时间不会拖得太迟。

  ”九月十二日,杜勒斯刚刚飞抵华盛顿,就被通知赶到白宫参加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二一四次会议。他尽管疲惫不堪,还没有从长途空中飞行而陷入的时差反应中恢复过来,也得赶到与会。艾森豪威尔总统等他开会。他暗地抱怨给中国人整苦了。

  在这次会上,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雷德福再次陈述军方多数派的意见,主张在向国民党提供隐蔽的援助的同时,美国空军可以对这些小岛采取行动,并应获准有充分行动自由,可以袭击大陆的炮兵阵地、机场和船只。但是不动用美国地面部队。

  李奇微和国防部长威尔逊都反对美国在军事上介入外岛。因为,这几个小岛没有太大的军事价值,而介入则至少需要动用一个师的美国地面部队。

  威尔逊更反对帮助国民党防守外岛,理由是:如果没有美国的帮助,台湾无力守住外岛,而要守外岛必须对大陆上的军事目标实施打击,这样一来,无法向美国国内和盟国解释为什么美国不在朝鲜、越南与中国作战,却要为了这几个不显眼的小岛而同中国较量。再者,美国没有打有限的、不宣而战的战争的传统,必须要得到国会的批准才能进行战争。

  艾森豪威尔在会上压制了军方多数派的意见,表示反对美国在世界各地承担过多的责任,然后呆在那里防守。这位共和党总统说:“各位,我们如果要打总体战的话,坦率地说,我宁愿是和苏联而不是和中国打。作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我优先考虑的是美国的全球战略部署和国家的根本利益,不想为了几个小岛在亚洲陷入与中国的战争,从而削弱了美国在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与苏联抗衡的力量。

  ”艾森豪威尔说罢,将脸转向杜勒斯。这表明该轮到杜勒斯发言了,并希望杜勒斯拿出一点新东西,不致于使这种美国最高决策层的会议开了几次都无进展,都停留在军方多数派要介入外岛而总统把它否决的格局里。

  艾森豪威尔是十分倚重于杜勒斯的。

  艾森豪威尔意识到,一个人不管多伟大,就其个人而言,是有局限性的,只有在千千万万其他人的帮助下,才能办成事情。艾森豪威尔认为,总统领导的主要作用是挑选合适的人做合适的工作,并且和他们一起共事。他要的是有能力的、经过考验的工作人员、敢想敢干的人。在挑选他的内阁和白宫工作人员时,私人友谊根本不予考虑,艾森豪威尔连一个老朋友都没有选用。艾森豪威尔组阁考虑挑选的第一个人就是约翰?福斯特?杜勒斯。他和杜勒斯并无来往,只是俩人曾在一起制订过共和党纲领中的对外政策要点。尽管艾森豪威尔对杜勒斯某些好战言论,尤其是关于解放共产党卫星国,以及“大规模报复”的思想感到遗憾,但是他赞赏杜勒斯是敢想敢干、富于创见性的人。艾森豪威尔还对杜勒斯对世界事务的渊博知识,有深刻的印象。有一次艾森豪威尔对人说:“我知道只有一个人比杜勒斯到过全世界更多的地方,同更多的人谈过话和知道得更多,这个人就是我。”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