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毛泽东与蒋介石--“太平”号被击沉 zt -- 宁子

共:💬1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毛泽东与蒋介石--“太平”号被击沉 zt

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一日,人民海军三十一大队的六艘鱼雷艇在四艘护卫艇拖带、掩护下首先南下。为寻找有利战机,鱼雷艇一连在海上隐蔽待机十三个昼夜。十四日零时五分,高岛观通站雷达发现目标,指挥所判明为敌“太平”号军舰,随即命令一五五、一五六、一五七、一五八鱼雷艇出航。

  “太平”号原是海军“戴克尔”号护卫舰,一九四六年被“赠送”给国民党海军。该舰排水量一千四百三十吨,主要武器装备有七十六点二和四十毫米炮各四座,二十毫米机关炮十门,是国民党海军的主力舰之一。

  零时五十二分,四艘鱼雷艇在岸上雷达引导下向敌舰接近。一时二十八分,一五五艇枪炮兵发现敌舰灯光,海上指挥员铁江海立即命令各艇修正航向加速前进。当距敌舰20―30链时,由一五五、一五六两艇担任主攻,一五七、一五八两艇策应阻击,成左梯队接敌。一时三十五分,四艇先后向敌舰发射鱼雷,眼见在敌舰首炸起水柱。敌舰中雷后,慌乱地对空盲目射击。这艘失去动力的护卫舰于七时四十二分沉没于高岛方位一百四十度、距离十八海里处。

  击沉“太平”号是人民海军鱼雷艇部队组建以来首先作战取得的胜利。它对国民党海军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台湾当局高级官员在二十四小时内召开了两次紧急会议商讨对策。美国报界也为此惊呼:“太平”号被击沉,“证明共产党中国现在拥有很大的海军力量。”―― ―摘自人民解放军《海军史》

  自从浙东前线指挥部成立与福建前线九月炮轰金门以后,张爱萍指挥参战部队在浙东按预定计划展开了攻岛作战。对大陈地区的海空攻击是从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一日正式开始的。经过几十天的战斗,海军出动舰艇不断袭击大陈岛的国民党军舰艇,航空兵连续轰炸大陈各岛的国民党守军及舰只,初步取得了浙东地区的制海制空权,三军协同准备攻占一江山岛的目标已经迫近。

  正在这时,张爱萍面临了新的难题。原定于十二月二十日左右攻占一江山岛的计划,须向后推迟。

  十二月中旬,参战部队的指挥员们纷纷来找张爱萍,焦急地汇报战士临战思想波动。十二月十六日国务院通过颁布新的兵役法,并正式研究通过第一个军官服务条例,战士由志愿兵役制改为义务兵役制。当时部队战士大多是解放前后志愿入伍的,按照规定其中大部分要在旧历年前退伍,许多老战士对于参战自然有了各种想法。

  张爱萍听了却并没有显得焦躁。他对自己部队的干部和战士充满着信心。他说:“我相信我们战士的觉悟。思想波动可以转化为思想动力嘛!我们的军队区别于世界上任何其它军队的,就是我军有思想政治工作的‘宝贝’,指挥员要把心掏出来,把道理讲清楚,把工作做到家,把战士的具体问题解决好;这临退伍前的最后一仗,照样打得好!”

张爱萍主要受困扰的是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给渡海作战带来了波折。

  十二月二日,美国和台湾当局终于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由此骤然引起了形势的变化,这一条约宣称美国和台湾当局双方有“为自卫而抵御外来武装攻击的共同决心”,台湾方面如遭攻击,美国要立即采取行动。条约同时还规定,美国有在“台湾、澎湖及其附近部署美国陆、海、空军之权利”。这个条约是干涉中国内政,使美国出兵侵略台湾合法化的侵略性条约。条约自十二月初签订后,美国海空军在台湾海峡的活动加强了。美国提供给台湾的第一批F―86型喷气式战斗机也运到台湾。杜勒斯还在芝加哥发表谈话,声称美国必须对中共在沿海岛屿的挑衅作出强有力的反应。

  解放军攻击大陈时,美军是否会真按条约而出动协防?这在当时还是一个未知数。

  于是,对大陈打与不打?究竟何时打?不能不引起决策者重新考虑。

  毛泽东与中央军委考虑到美国在签定了《共同防御条约》后也不会改变其原先的态度,不会因为大陆沿海几个岛屿就同新中国继在朝鲜较量后又打一仗,因而对美国炫耀武力既不必惧怕,也不可以示弱。

  正如江南在《蒋经国传》中评述:

  毛泽东紧接着协约签订后不久而用兵,一方面考验美国的真实意向,一方面给蒋猛掴一掌,告诉台湾军民,有这个条约,解放军还是想打就打,别以为这个条约是万灵符。

  毛泽东再次确定攻打大陈的决心后,让中央军委指挥浙东前线指挥部:在避免同美军冲突的前提下坚决攻击大陈和一江山岛,攻击时间推迟至翌年一月,攻击目标不限于一江山岛,只要发现其设防薄弱的岛屿,我又有攻占之绝对把握,可一举攻占。

  明确了中央军委的指示后,张爱萍的“浙东前指”又紧张、活跃、忙碌起来。

  为了确保渡海作战时的制海制空权,同时也为了隐蔽作战意图,张爱萍部署空军连续轰炸上、下大陈岛。据统计,从十二月二十一日至翌年一月十日的二十天内,华东空军总计出动了空军轰炸机二十八架次,强击机四十六驾次,歼击机七十架次,五次轰炸大陈岛。特别是一月十日,浙东沿海刮起了大风,风速达每秒钟十五米。空军前指判断国民党舰艇不会出海,只能停泊在大陈港内。机会难得,聂凤智司令员果断决定,冒风起飞,集中兵力对大陈港内的军舰实施突击。从六时三十八分至十六时四十三分,出动各型飞机一百三十架次,取得了击伤、击沉国民党军舰五艘的战绩,其中坦克登陆舰“中权”号被炸沉。当天夜里,华东海军鱼雷快艇又在大陈西南击沉了国民党海军“洞庭”号炮舰。自此,国民党海军的舰艇一般不敢再进入大陈海域。

  在精心部署作战的同时,张爱萍还抽时间亲自来做将退伍老兵的思想工作。在一九五五年过新年的时候,张爱萍找来登陆部队的三名战斗骨干,像拉家常似的聊了起来。指挥员平易近人的态度使战士敞开了心扉。战士们向司令员掏出了心里话,司令员也向战士们倾吐了作为战役总指挥的知心话。将军发自肺腑的话打动了这三位战士的心。他们看到了形势和自己肩上的责任,懂得了决不可把仗留给未经训练的新同志来打。于是争着向司令员表示:不解放大陈岛决不回家。

  张爱萍非常高兴,随即于元月二日,在宁波召开三军干部和战士骨干思想动员大会。会上,张爱萍先请这三位战士上台向大家现身说法,接着,他亲自作了战斗动员报告。指战员们情绪沸腾起来了,许多人当场就着膝盖写了请战书。会后,部队求战情绪进一步高涨。老战士们纷纷要求推迟复员。

  把陆军当作海军陆战队而登陆作战,战前的训练就格外重要。加上解放军没有海、陆、空三军配合作战的先例,张爱萍将联合作战的特别训练抓得十分细致严密。训练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各军兵种分练,着重提高分队的登陆作战的技术与战术,以及本军兵种内部的协同。步兵主要进行步兵排和连的装载、航渡、登陆突击及纵深作战等训练;炮兵主要训练海上射击和隔海射击;海军登陆输送队主要训练单艇以及分队、大队进行编队、输送和掩护登陆部队的冲击动作;空军主要进行对海上点状目标的轰炸、俯冲、投弹以及歼击机空中战斗的训练。第二阶段为各军兵种的合练。在这个阶段,选择了与一江山地形类似的大、小猫山为演习场地,在大谢岛建立的联合演习指挥部的指挥下,连续进行了三次营规模的登陆联合演习。

  这次训练相当艰苦。碰上这年冬天,浙东地区阴雨连绵不断,寒风像刀子一样,训练又在泥泞的海滩和近似一江山岛的石头光山上进行。战士们还从船上跳进深及胸部的海水,抢滩冲击。张爱萍也和指战员们一起抢滩、登艇、爬山头。三次演习他都自始至终参加到底,有时还和主攻部队一起冲上山制高点。

  第三次演练结束。登陆部队参谋长王德请张爱萍讲话。

  张爱萍说:“天冷,同志们身上都湿了,不要讲了。”

  王王申说:“首长看了演习不讲话,战士们会不高兴的。”

  张爱萍说:“那就简单讲讲吧。演习我很满意,同志们经过了抗美援朝的锻炼,在浙东沿海也打过不少仗。我看,这一仗,我们可以打了!”

  话音刚落,部队掌声雷动。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