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毛泽东与蒋介石四--攻占一江山岛 zt -- 宁子

共:💬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毛泽东与蒋介石四--攻占一江山岛 zt

艾森豪威尔要蒋介石放弃大陈等岛,由美国提供海空掩护让大陈守军撤退。本来准备穷追猛打的张爱萍因此事牵涉到国际关系,就放过了他们

  “二次大战中,盟军发起的以‘霸王行动’为代号的诺曼底登陆,是迄今为止,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役。它所以成功,登陆的突然性,是极为重要的条件之一。”

  在部署一江山岛战役时,张爱萍曾这么说。

  他为了实现登陆攻击的突然性,始终强调严格隐蔽战役意图。宁波路桥机场建好后航空兵悄悄进入。部队调集悄无声息。筹集、改装船只、火轮安装多管火箭炮,所知人员更是屈指可数。对部队只动员讲解放沿海敌占岛屿,不讲先打什么,隐真示假,把披山岛作为假定攻击目标,给敌人造成判断上的错误。三次联合演练,亦安排到远离战区的北边进行。按浙东沿海气候特点,七、八月份多台风,不适宜作战;九、十、十一月份是最佳登陆作战时间;十二月、元月,天气阴冷,按规律不能进行登陆作战,敌人没有思想准备,冬天打有突然性。

  可是,掌握战云天气十分关键。云层太厚,飞机受阻;风力太大,影响射击,投弹也不准。

  张爱萍需要一个好天气!

  空军前线指挥部气象科长徐杰经过长期准备,收集、综合、分析了近十二年的气象资料,总结出有利于产生连续好天气的L型高压天气形势的预报方法,准确掌握了一月份出现少云、小风连续好天气的情报。张爱萍三次亲自召见徐杰。

  徐杰于一月十六日上午报告:

  十七日至十九日天气好,少云,风力3―4级。风小少云的天气一般不会持久。十九日后的天气可能转坏。

  张爱萍沉吟半晌不说话。

  徐杰拍胸脯说:“保证气候条件可达到登陆作战要求。”

  张爱萍笑了:“这就放心了。不过,军令状还得由我们同中央立呀!”

  十七日,登陆部队于拂晓前运动至石浦港待命。一大早,张爱萍与参谋长王德乘车由宁波浙东前指出发,前往头门山岛前线指挥所。头门山岛在一江山北面,是解放军所占最靠近一江山岛的岛屿。

  车至临海时,张爱萍接到总参谋部电话。总参认为一月十八日发起攻击为时过早,担心过早发起进攻受挫后将会造成不良影响,要求考虑推迟。甚至推迟两三个月亦可。

  面临打与不打的抉择,张爱萍经仔细思索并与参谋长王德交换意见后,即同总参分管作战的副总参谋长陈赓通了电话,表示战役发起时间不变的决心和意见。当即,由彭德怀报呈毛泽东。毛泽东授权彭总下命令。彭德怀同意了张爱萍的决心和意见。

  可是,黄昏时分,狂风大作。前沿报告:海上有6―7级大风,登陆部队的隐蔽棚有多处被风刮走。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徐杰经紧张进行天气分析,并与上海气象台通话讨论,断定大风是局部天气现象。

  当晚,张爱萍在头门山岛彻夜难眠。

  一月十八日拂晓。

  战区气象实况:云量0―3个,云高三千五百米,风向午前北至西北,午后东风,风速每秒3―4米,能见度十公里。

  风平浪静,天朗气清。难得的好天气。

  头门山登陆指挥所,电台嘀嘀嗒嗒,急促的响声传出了指挥所。

  三军首战一江山岛,作为解放军战史的一个著名战例,早有精彩的记述―――

  空炮火力猛烈突击上午八时,数十架战鹰飞临一江、大陈海域上空,奏响了人民解放军首次陆、海、空联合渡海登陆作战的序曲。三个轰炸机大队的六十架伊尔28型轰炸机在两个强击机大队的掩护下,将一百二十余吨的炸弹投向一江山岛。顿时,整个一江山岛被淹没在一片硝烟和尘埃之中。

  在国民党守军还没有从我空军的轰炸中醒来,数百门各式海岸远程大炮齐鸣,一点二万发炮弹又准确地射向一江山岛。炮弹轰炸时激起的黑色和白色的烟土,将一江山岛变成了一座海上雾岛。

  强大的空、炮火力,使国民党守军设置的三列桩铁丝网变成了一些尺把长的铁丝,许多地堡被打塌,成堆的炮弹也被打得在原地爆炸,爆炸声响彻天空……后来被俘的蒋军官兵都胆战心惊地谈到被轰击时的情景。蒋军第二突击大队四中队区队副崔殿臣说:“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厉害的火力,飞机和大炮的猛烈轰击,震得我们心里扑通扑通地直跳。”

  海上战舰势如破竹在空、炮火力向一江山岛实施轰击的同时,海军的两艘驱逐舰和四艘巡逻舰编成的舰队也迅速封锁了一江山岛与大陈岛之间的海域,并以猛烈的火网将蒋军的赴援军舰阻绝于数海里之外。随后,近百艘军舰、炮艇、炮船及登陆艇也迅速向预定海域集结,等候最后的攻击命令……

  这时,精心谋划此次作战的前线总指挥张爱萍将军来到海湾处的高地上,再次用望远镜巡视和检查了海上整个战斗序列。当一切就绪后,他满意地对记者们说:“再等一会儿,就是海里的龙王,今天也不能安宁了!”

  预定的时刻到来了。下午二时,登陆部队在岸炮、舰炮及战斗机的支援下,排成波浪队形,分成三个方向,以破竹之势向一江山岛如飞而去……

  突击登陆解放一江十四时二十九分,我步兵一七八团二营首先在乐清礁、北山湾一带登上一江山岛,迅速占领了蒋军第一线阵地,继而向纵深发展。十四时三十三分,步兵一八○ 团二营之第一梯队在胜利村西侧、田岙湾地段登陆,也迅速攻占了第一线阵地,并立即向纵深发展。紧随其后,各营第二梯队也登陆成功,并旋即支援第一梯队向纵深发起进攻……

  在纵深攻击阶段,蒋军虽然凭借有利地形和坚固工事负隅顽抗,但人民解放军登陆部队在空、海军的密切协同和有力支援下,英勇顽强、连续作战,仅用两个多小时就控制了整个一江山岛。至十九日二时前,登陆部队全部肃清了蒋守军,解放了一江山岛。这一仗共毙敌五百一十九人,俘敌五百六十七人,岛上蒋军无一漏网。

  国民党军的战史也有记述说:“一江山之战,共军首先打了一场典型的三军联合由岸至岸登陆作战。”

  在战斗全过程中,美军顾问团驻大陈首席顾问华尔顿陆军上校和来接替他的麦克雷登上校连日都在上大陈岛的山头上观察。据他俩说:“共军攻击一江山,使用在这小岛上的火力,竟比韩战中还要猛烈。”

  华尔顿上校更明确地表示:“今后大陈的防务,已无法确保。我将建议上级,撤退大陈。”

  华尔顿上校返台北后,即向美军顾问团长蔡斯将军及华盛顿方面具告详情,建议撤出大陈列岛。

  解放军攻占一江山岛后,火炮射程可以覆盖大陈岛,加上空军轰炸的优势,大陈已经指日可下。台湾当局国防部长俞大维在台北急访美国兰金大使,要求第七舰队介入大陈战斗,还要求美国空军给大陈岛守军以空中支援。艾森豪威尔总统要蒋介石放弃大陈等岛,美国提供海空掩护让大陈守军撤退。为了避免中美军事冲突,杜勒斯将此事通知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希望其能劝说中共在国民党军撤退时不要加以攻击。

  张爱萍摩拳擦掌,加强部署,准备在国民党军撤退时予以打击。

  彭德怀来电:此事牵涉到国际关系,就让他们撤退算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