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阿姆斯特丹风情 (上) -- 顾剑

共:💬37 🌺6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阿姆斯特丹风情 (中)

(3) 阿姆斯特丹的博物馆

阿姆斯特丹整个城市以背靠海湾的火车站为圆心,数道运河成半圆形展开,期间再以纵向运河连缀,经纬全城,象是挂在贵妇颈项上的多层钻石项链。阿姆斯特丹的艺术博物馆集中在城南Museumplein (就是museum plain) ,包括国家博物馆Rijksmuseum,凡高博物馆,音乐厅Concert gebouw,和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这其中凡高博物馆和国家博物馆是来阿姆斯特丹旅行的必到之处。我这次的旅馆就订在Museumplein的音乐厅边上,房间虽小但很干净,独立的卫生间浴室俱全,免费早餐还很丰富,大街拐角处是3,5,12,16,24五路电车车站,基本上到全城各处都不用转车,与这些博物馆更是比邻而居。市立博物馆目前正在修缮,预计2009年重新开放,国家艺术博物馆Rijksmuseum也在闭馆重修,但精华部分集中在博物馆的一翼仍然可以参观,在这里一定要看伦勃郎的名画“夜巡” 。画“夜巡” 时的伦勃郎其实并不象有些书上讲的穷困潦倒画作无人问津,相反“夜巡” 一问世就受追捧,伦勃朗声誉如日中天。订画的主要客户,那位画面中心的民兵队长对这幅画特别满意,很快请伦勃朗作了幅一模一样但是画幅较小的“夜巡” 放在家里天天看。后来“夜巡” 原作被悬挂在阿姆斯特丹市政厅的时候,当局削足适履,把原作裁剪以适应不够宽的墙壁,还多亏这幅袖珍版“夜巡” 才让后人看到今天已经被裁剪掉的部分。现在这幅小型“夜巡” 也在原作同一展厅面世。至於伦勃朗晚年穷困潦倒,那是后来的事情,与他不轻易迎合客户的执拗艺术家脾气有关。

国家博物馆开放的面积不大,但是集中了精品,除了伦勃朗的“夜巡” “自画像” 等作品,其他荷兰黄金时期大师也都有代表作展出,比如维米尔Vermeer的“厨房里的女佣Kitchen Maid”, “情书the Love Letter”,哈斯Hals的“高兴的酗酒者Merry Drinker ” 。国家博物馆在整修期间开放的面积不大,精品集中,实际是件好事,如果博物馆门口不排长队的话,真正参观也就一个来小时即可,馆内一般情况下可以照相但不能用闪光灯。可惜“夜巡” 的展厅不准照相。我只好从维基百科网页引一张图片放在这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国家博物馆早上9点开门,而比邻的凡高博物馆10点开门,我事先作的功课这次显现奇效:我9点在大家还没有排起长队之前顶门去了国家博物馆,而后10点多钟再去看凡高,近12点从博物馆出来,直接走到旁边的运河码头乘坐游船,时间安排之合理,效率之高,不禁自鸣得意。凡高博物馆门口排队的游客比国家博物馆还多,但是不要被长龙吓到了,这里票房的效率是我见过最高的,一般总会有3-4个窗口同时售票,无论多长的队,很少会等超过15分钟。

凡高博物馆也不算大,主展厅只是一层楼,按时间顺序分为荷兰时期,巴黎时期,阿拉斯时期,和最后的St. Remy疯人院时期。凡高是奇才啊,他比荷兰画派黄金时代晚了两百年,其时世界绘画艺术中心早就转到了巴黎,按说当时荷兰不具有产生这么一位大师的艺术土壤,而且凡高也的确是去巴黎学画的。他一开始是作牧师,根本没有受过专业绘画训练,后来在巴黎跟学院派系统学画的时候,基本功也不扎实。什么使得凡高成为一代大师?我觉得是他的悲剧性格和悲剧人生,这个人象颗流星或者超新星,在短短10年的时间里(他1880年前后才开始作画,1890年自杀) ,凡高把他整个生命里的能量,以一种激烈以至于疯狂的形式,燃烧在在画布上,最后,他也的确是疯狂而死。看凡高的每幅画,激烈的色彩宣泄着激烈的情绪,扭曲的笔触象征着内心的扭曲和挣扎,任何人都会感到一种强烈的震撼,如饮烈酒。坦白地说,在实际生活中,我对搞艺术的人一直有一定的偏见,我的逻辑是这样的:艺术家是干什么的?无论你搞音乐,绘画,还是影视,还是任何艺术形式,艺术家是为了感染别人情绪的,对不对?那么你的作品如果连自己也感动不了,怎么可能感染别人呢?可是一个搞艺术的人,如果见天到晚他的情绪经常处在一种感动,激动,亢奋的状态下,经年累月,这人能不神叨吗?精神能正常吗?当然我说的是真正的艺术家,那些假艺术之名招摇撞骗的不在内。凡高是疯狂天才的极端例子,其他特立独行轻度疯狂的例子不胜枚举,在巴黎看的罗丹,毕加索,莫奈,莫不如此。按照象我这样庸俗小市民的行为标准,职业艺术家们,有几个行为正常的?所以呢,我个人虽然欣赏艺术,但是日常生活中对专业搞艺术的人,却是敬而远之。

在凡高博物馆里收藏的凡高作品,就我自己以前看艺术史能知道的范围,比较著名的作品有吃土豆者,数幅向日葵,不同时期的自画像,播种者,麦田里的收获者,和乌鸦与麦田。其中向日葵是凡高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我在费城艺术博物馆,纽约大都会,伦敦国家画廊,德国慕尼黑都看过,因为1888年前后,凡高邀请好友高更来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阿拉斯Arles,一起创作,高更到来之前凡高非常兴奋,画了一批向日葵等静物,作高更房间的装饰画,高更也确实很喜欢这些画的明亮色彩。后来两位印象派艺术大师吵翻了,在一次醉酒争吵中,凡高举起刀子在高更面前挥舞,吓跑了高更。高更去了塔希提岛,而凡高,在事后的懊悔和疯狂中,割下了自己的耳朵。这件事传到现代,居然出现一个极其“现代派” 的解释,说是凡高和高更之间有“断背” 之嫌,否则凡高不会反应如此激烈。其实我觉得,以凡高这样的病态精神,一点点鸡毛蒜皮就足以引起思想和行为的绝大异常,谁知道他脑子里是怎么想的?有些人就是喜欢象小报记者一样,给什么事情都安上个桃色关系,真是无聊且庸俗。博物馆藏画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麦田里的乌鸦” ,有些艺术史的书说这是凡高最后一幅画作,其实按照博物馆的权威解释,这仅是最后的两三幅之一,但从这幅画上乌云压顶的沉闷气氛,麦田色彩的反常和笔触的扭曲,确实可以看出凡高最终自杀前的不祥之兆。这个博物馆内部不准拍照,我再次引用维基百科网上的链接图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阿姆斯特丹城里第三个最著名的博物馆,是安妮小屋。1942年16岁的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和家人为躲避德国占领当局的迫害,躲进她父亲办公室楼上一个秘密的阁楼,一藏就是25个月,最后仍在1944年8月被德国警察找到,送进了集中营,战争结束,8口人(包括安妮全家和另一家人) 中只有安妮的父亲生还。安妮在藏匿期间写的日记经整理出版,“安妮日记” 不仅有中文版,而且中央电视台还播放过这个电影译制片。阿姆斯特丹城里运河边上的这栋窄窄小楼,就是安妮一家当年的诺亚方舟,可惜屋子内部不许拍照。这里是阿姆斯特丹城里游客流量最大的景点,据说高峰时期要排一个多小时的队。有一个省时间的窍门:这里比任何景点开得都晚,到夜里9点才关闭,所以如果在下午4点以后参观的话,根本就不用排队。

阿姆斯特丹的博物馆很多,象Heineken啤酒厂,船屋,航海,大麻,甚至卖淫,都有博物馆。有一类博物馆不用花钱买票,那就是各个大钻石经销商附属的钻石博物馆。一般来讲,这些博物馆会给你展示钻石从原钻切割,抛光,到成品的各个加工步骤,还有一些著名钻石珠宝(比如英国王冠珠宝) 的复制品,说起来跟国内旅游的时候,导游带团去购物点看到的那些加工玉石水晶工艺品的加工厂差不多。可是阿姆斯特丹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交易中心,来阿姆斯特丹的确应该去看看钻石工厂。说起目前世界上钻石交易量最大,买钻石最便宜的地方,那不是阿姆斯特丹,而是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我此次欧洲之行没有安排在比利时停留,而年初计划旅行的时候,那一阵也确实对买块“石头” 很严肃地感兴趣,於是去钻石店看石头,成了我这次必去的节目,买倒没想买,可是我必须先做到对钻石的切割,大小,纯静度这些分级术语有基本了解,起码得知道1克拉2克拉直观上是多大,多少钱才行啊。於是事先就找了几家比较著名钻石公司的地址:按照我最信奉的Rick Steve’s指南说,阿姆斯特丹钻石工厂展览中最好看的,在城东Nieuwe Uilenburgerstraat街的Gassan Diamonds公司,在伦勃朗故居旁边,坐9,14路电车可到。不过这里离开主要景点远了些。在市中心的Dam广场上,有阿姆斯特丹钻石中心,也是不错的钻石博物馆。我自己那天则去了Coster Diamonds,在博物馆区,国家博物馆和凡高博物馆之间,位置最为方便。在这里,我除了看到加工钻石的过程,还看到了库里南(非洲之星) 原钻复制品和经雕琢的非洲之星各块钻石的复制品,还有英国王冠,权杖复制品。原件真品我倒是5个月之前在伦敦塔城堡见过,那里戒备森严,不准拍照,在这里可以随便和王冠珠宝合影,反正我也看不出来赝品和真品之间有什么区别。这次最大的收获,是坐下来跟他们的老店员专家聊了一个多小时钻石,基本搞清了买钻石的各种知识,据说在美国,一般顾客只在乎钻石大小,几个克拉,根本不顾纯净度,切割,亮度,而欧洲的荷兰比利时这些有钻石交易传统的国家,对这些都很讲究,VSI(very small inclusion) 级别的钻石,比同样大小SI级别钻石要贵很多。象我这次看的一块1点几克拉的SI钻石报价7千多欧元,而另一块很感兴趣的VSI级别2克拉钻石,报价1万9千欧元,(出欧盟的时候有将近20%的增值税是可以退的,所以实际价格比这个报价便宜)。如果戴在手上的话,2克拉大小已经相当令人印象深刻。有了这些知识和直观认识,以后无论在美国还是在安特卫普,再比价寻价的时候,都会心中有数。对我来说,当时并非真想当场买块石头回家,作为增广知识见闻也很有益;但我也确实不是在忽悠钻石公司,我开宗明义告诉人家,我是严肃地在了解学习,有购买意向但还没有ready to buy,而店员不厌其烦地耐心讲解,也不向我来施加当场购买的压力,其实他们也清楚,这是几万欧元的钻石,不是几百块钱的茶叶。店员不但耐心地介绍术语,给出各种建议,而且专门向上层经理申请权限,从后台拿出2克拉,3克拉的几种钻石真品来展示。他们的服务的确无可挑剔。

(未完待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