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孙元良轶事数则 上 -- 萨苏

共:💬82 🌺17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成功虽无把握,逃跑却有决心 (续)

8. 重振旗鼓,飞将军痛打落水狗

  1944年日军发动“一号作战”,国军称豫湘桂会战。此间国军除了在长衡作战中还

抵抗了一阵,基本就是一溃千里。日军兵锋甚至直指离陪都重庆只有100多公里的贵州

独山,一时重庆震动。

  此时孙元良所部29军91师在严令下正火速驰援(顺便说一句,那个采访记录中孙部

长途调动的里程自己加起来都对不上,不知道是飞将军自己老糊涂呢,还是胡大作家算

术没学好)。11月30日夜,91师搜索部队与日军前锋遭遇。12月1日,91师在美机配合

下,依托黑石关、白蜡坡等有利地形逐次阻击日军13师团步兵104联队(后有山炮兵19

联队一部加强)【19、20】。

  日军104联队于是以第1大队迂回,于次日进入独山。独山守军放弃了大量的军用物

资,望风而逃。12月2日,日军步兵104联队“未料到第1大队11时30分即已冲进独山。

海福联队长和野野山参谋一时真假难辨,直到再次来电证实,方始放心”【19】。说日

军推进太快,还不如说国军溃退太快。12月3日中午,日军104联队主力转向进入独山,

工兵13联队也随后进入。

  当天日军第11军接到报告后,认为打通大陆交通线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而104联

队孤军深入,后援不继;反之国军增援部队已经赶到,并占有制空权。于是命令第3、

第18师团按计划“反转”。日军独山部队大队长以下军官申请拒绝反转,主张挺进贵阳

,后在野野山参谋说服下作罢。随后日军大肆烧杀抢掠,并破坏了独山附近的所有设施

、工厂和军需物资,于12月4 日黄昏主动后撤【19】。白崇禧在事后的总结中也承认日

军是主动撤退【21】。

  12月8日拂晓,孙元良率部“克复”独山,顺便在滇缅路上截留了几十辆商车【11

】。以此“功绩”,孙元良获得“青天白日”勋章。

  1945年5月,日本已经日薄西山,孙元良的29军在局部大反攻的浪潮中,“奋勇”

向前,一路克复河池、德胜、宜山(还得而复失了一次)、中渡、永福等地【21】。

  抗战胜利后,孙元良奉京沪卫戍司令汤恩伯之命出任常镇地区警备司令,后任第三

方面军政治部主任。为扩充力量,孙把周佛海、刘明夏等人所辖伪军残余甚至一部分日

军改编成卫戍部队,担当“剿匪”任务。同时借收缴敌伪财产之名,大肆搜刮。1946年

冬,孙元良调任重庆警备司令。任上嗜好跳舞,常与高级妓女出入舞厅。唯禁烟甚力。

【10、11】

9. 徐蚌大会战,飞将军全身而退

  1948年初,蒋介石察觉出孙震有保存实力的企图,便欲罢其兵权、拟另派人统辖孙

部。孙震为避免军队被蒋吃掉,同时继续保有对旧部的领导权,于是推荐侄子孙元良接

替自己,以求两全。蒋考虑到孙元良毕竟出身黄埔嫡系,与川军原无大的瓜葛,于是顺

水推舟,谕准此事。久失兵权的孙元良青云直上,就任第16兵团司令高位。接管叔父军

队后,孙元良仗着蒋、孙两大背景大肆贪污、冒领军饷和勒索、套购黄金等,甚至把老

蒋下发给兵团官兵的数十万大洋赏金也尽数装入私囊【10】。

  曾经和孙元良在上海南京战场并肩作战的宋希濂在调任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前,

一听到孙元良在徐州当兵团司令,便明确表示坚决不去:“孙元良我是深知道的,是个

把个人看得比什么都高的人,我无法与他共事。”【10】

  淮海战役(国军称“徐蚌会战”)开始不久,孙元良16兵团第99军被配属在蚌埠布

防,兵团主力奉调移师宿县,防守徐州后方。随即被迫再次北上救援黄伯韬兵团。结果

宿县也被中野三纵攻占,津浦线被彻底切断。黄伯韬兵团在碾庄被华野全歼。

  此时黄维12兵团还在东进,妄图夺取宿县。黄维兵团拥有4个军和一个快速纵队,

其中包括国军五大主力中的18军,是陈诚“土木系”的嫡系部队。可是中野已经给他设

下了大口袋,用几乎同等兵力,将其包围在双堆集。

  国军在淮海完全陷入被动,杜聿明被迫率领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兵团向西南

撤退,企图依托淮河,会同蚌埠的李延年、刘汝明兵团解黄维之围。未料在永城地区陈

官庄就被华野主力团团包围。杜聿明无奈下令三个兵团分三个方向突围。

  此时孙元良将“飞将军”的本领发挥到了极至。孙元良指令16兵团所部分散突围,

令曾配属过快速纵队的125师掩护兵团部突围。为防杜聿明变卦,孙元良还命令截断电

话线,嘱咐指挥部电报一律不收【24】。结果邱清泉和李弥部果然奉杜聿明之命取消突

围,孙元良部孤军突围,一万多人在混乱中被歼,军长、师长大多被击毙,残部只得重

返包围圈。

  可是孙元良居然化妆成中尉副官,趁乱骗过盘查,只身逃脱!后又化妆成农民,逃

到信阳火车站。【10】

  1949年1月6日,华野发动总攻,杜聿明、邱清泉等人非死即降。孙元良却已经回到

南京,获准重组16兵团了。对比之下,“长腿将军”刘峙只能自愧不如,恐怕只有清末

长跑名将叶公志超才能比拟。

10. “保卫”大西南,飞将军无力回天

  1949年16兵团重建,孙元良仍任司令。不久移师四川万县整补。我二野向重庆进军

,16兵团匆忙逃至绵阳、广汉地区。

  我地下党希望争取孙震、孙元良叔侄起义。孙震因家属都在台湾,于12月18日飞离

成都逃至台湾。16兵团下属军官于22日通电起义,孙元良不得不逃往成都,随即飞赴台

湾。

  逃台后,落下“逃跑将军”恶名的孙元良也被蒋弃之不用,精神郁闷地过着隐居生

活。七十年代初,孙元良一度旅居日本。为谋生计曾自办开设了一个名曰“天福园”的

面食店。1975年他重返台湾,定居高雄,在瑞祥针织公司当董事长。闲来无事,还著书

立传,写有个人回忆录《亿万光年中的一瞬》(还是北大读过预科呢,居然长度单位和

时间单位混用)和《世界军事史》等书,聊以自慰【5、10】。

  有人赠孙言:“成功虽无把握,逃跑却有决心!”

致谢:

感谢SonicBBS网友德迷和milanbaresi指正关于国民革命军编制沿革的错误

感谢西西河网友LEADER提供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相关资料

参考文献:

1. 姜克夫编著,《民国军事史略稿(第一卷)》,中华书局,1987年第1版

2. 宋希濂,大革命时期统一广东的斗争,《文史资料精选(第五册)》82-120页,《

文史资料选辑》编辑部,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

3. 张庆军、孟国祥编著,《民国司法黑幕》,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4. 威厚杰、刘顺发、王楠著,《国民革命军沿革实录》,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第1版

5. 刘国铭主编,《中国国民党九千将领》,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

6. 刘国铭主编,《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政职官人物志》,春秋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

7.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中国抗日战争史》,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第1版

8. 郭汝槐、黄玉章主编,《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年1月第1版

9. 光亭,铁血虎贲德式师,《突击》第8、9期,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0. 网络资料:飞将军孙元良二三事

11. 卢畏三,孙元良其人,《双流县文史资料选辑 第3辑》,112-123页。中国人民政

治协商会议四川省双流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4年第1版

12. 恪敬,抗日战争中的孙元良将军,《金牛文史资料选辑 第5辑》173-182页,中国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都市金牛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组,1988年第1版

13. 葛天,我所知道的孙元良,《文史资料存稿选编 第19卷》,460-470页。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第1版

1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八一三淞沪抗战》编审组

编,《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八一三淞沪抗战》,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10

月第1版

15. 孙元良著,《亿万光年中的一瞬——孙元良回忆录》,台北世界出版社,1974年2

月第2版

16. 刘平、胡玉龙,八百壮士抗日蒙难记,《党史博采》,1997年第7期22-24页

17. 石开家,孙元良逃生记,《文史精华》,1997年第3期41-45页

18. 军魁、黄益、瑞锴,当年中国军民救护所 南京拉贝故居破败不堪,《人民日报-华

东新闻》 2005年07月19日第2版

19. 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著,天津市政协编译委员会译,《中华民国史资料丛

稿·译稿·一号作战之三·广西作战(下)》,中华书局,1985年2月第1版

20. 二十九军孙元良部黔南战役战斗要报,918爱国网

2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粤桂黔滇抗战》编写组编

,《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粤桂黔滇抗战》,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

22. 司马戡,解放战争中的国民党兵团,《征程纪事》,2004年第1期

23. 刘统编著,《解放战争历史纪实·中原解放战争纪实》,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

第1版

2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淮海战役亲历记(原

国民党将领的回忆)》,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6月第1版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