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米格的天空(一) -- 晨枫

共:💬880 🌺397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I16的 稳定性差

看看这篇文章里面对I16的评价(摘自空军之翼)

苏联人拿到这种飞机(P39)之后,简直是如获至宝!苏联人何曾见到过这么先进的战斗机?——全金属结构(苏联当时各种主力战斗机不是钢管蒙布,就是木骨架蒙胶合板。不管什么米格、拉格、雅克莫不如此,雅克-1 整个主翼都是木头的。所以街道小厂,只要有木匠,就能造飞机。苏联人虽然夸称自己东西好,心里对西方航空技术其实是羡慕的。);——完善的通讯设备(苏联人更没有了,苏联二战结束后的很多战斗机还配置信号枪呢!他们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无线电设备不过关。);——前三点起落架(这个是真的没想到,思路变了嘛!)。于是 P-39 发到各精锐部队,大家一用,皆啧啧称美——P-39 的转机就这么来了。

  在苏联人眼里,P-39的缺点根本不是缺点。静稳定性差?原来飞的伊-16 稳定性更差,飞惯了伊-16 的苏联飞行员根本不在乎 P-39;高空功率不足?米格-3 已经把德国飞机赶到低空了,不需要去高空作战;侧门不好逃生?斯大林的近卫军应该驾驶起火的飞机撞击敌人,逃什么生?维修困难?这可是进口的先进武器,当然要有最好的维修队伍了!既然苏联人这么想得开,那 P-39 就只剩得下优点了。不过在苏联战场上,P-39 也确实争气,捷报频传。同盟军第二号王牌,三次“苏联英雄”称号获得者亚历山大·波克雷什金上校(纪录是 59 架敌机,虽然比头号王牌阔日杜布少 3 架,不过作为指挥官,指挥才能远比阔日杜布优秀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