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东北军将领选录 -- 阿_康

共:💬60 🌺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于学忠 -蒋介石说他只知有少帅不知有国家

于学忠 (1890――1964) 上将

字孝侯,原籍山东蓬莱,1890年11月19日生于位于旅顺口的父亲军营中。其负于文孚早年经商,后为毅军帮统。

于学忠幼年随父在军营,1904年肄业于毅军所办的随营学堂。1908年考入直隶通州(今属北京)的速成随营学堂步兵科,接受到近代军事技术。1911 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在毅军中任排、连长。1914年升为热河林西镇守使公署中校副官长。1918年赴湖北襄阳,任直系陆军第十八混成旅炮兵营营长。1920年参加直皖战争,击败皖系吴光新部。1921年驻防宜昌,击退来攻的川军,受到直系首领吴佩孚的赏识,升任该旅第二团上校团长。1922年7月随混成旅入川援助地方军阀刘湘、杨森倒熊(克武),连连战胜。8月27日任重庆沿河司令兼城防司令。1923年9月晋受少将衔。同年12月6日升任旅长,成为直系的一员战将。1924年,于学忠被北京政府授予将军府将军。第二次直奉战争后,1925年于学忠任吴佩孚部第二十六师师长。1926年任长江上游副司令,率部与北伐军作战。北伐军攻入武昌后,率部退守老河口,被吴佩孚任命为第九军军长兼荆襄警备总司令。在直系兵败如山倒之际,于学忠部注重保存实力,且极具战斗力,在湖北失利后,退居河南邓县,并击退来攻的西北军孙连仲部。1927年5月,吴佩孚撤至邓县于学忠部暂住,于学忠表示与吴佩孚共进退。6月吴避居四川后,于学忠随即宣布下野,返回蓬莱故里。于下野后,所部归冯玉祥西北军统辖,不久于部师、旅长们因不满冯玉祥吞并异己部队的计划,率各自部队突围至安徽蒙城,并派人到蓬莱找老长官于学忠。此时直系已经瓦解,于学忠也想为将士们寻条出路,但他本人并不想做军阀。这时,善于招揽人才的张作霖得知于的处境,深深佩服于的为人与才干,派人邀于学忠赴京。在张氏父子的感召下,于学忠同意效力奉系。张作霖用人不疑,对这位曾经是直系干将的老长官之子(于父于文夫曾是张作霖在清军时的长官)格外信任,继续委以重任,任命于学忠为安国军第四方面军团第二十军军长,是年9月晋为陆军中将,12月授予于学忠捷威将军。

东北易帜后,于学忠继续受到张学良的重用。他担任东北军临绥驻军司令,驻防冀东,总部设在山海关。扼守东三省与关内的交界地带,统辖数旅之师。他还兼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军事参议官,参与东北军重大事宜的决策。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后,他拒绝蒋介石的拉拢,并将密谋投蒋的亲信旅长马廷福等军官撤职审查,此举受到张学良的赏识,更加信任于学忠。同年9月18日,张学良发表通电支持蒋介石,于学忠奉张学良之命率部挺进平津调停中原大战,任东北边防军第一军军长。9月30日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平津卫戍司令。1931年7月就任“剿赤军”北路集团军第一集团军司令,虽始终未与红军交战,但于同年8月击败反叛的石友三部,维护了河北省的稳定。

“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主张抗日,1931年12月兼任已名存实亡的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1932年8月18日任河北省政府主席,次日兼任国民政府军委会北平分会委员。于学忠对自己的姓氏较为迷信,认为鱼(于)不能离开水,故就任河北省主席后不去省会保定办公,而是在天津(当时隶属河北省)另设省府。1931年11月,他协同平津卫戍司令王树常、天津市代市长张学铭粉碎了由日本人背后操纵的天津“便衣队”暴乱,挫败了日本人想趁乱染指天津的阴谋。

1933年3月张学良下野后,统辖东北军的大部分军队(时东北军共有约26万人,于学忠节制17万人),不久,部分所属部队参加了长城抗战,于对此十分支持。同年5月4日,兼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6月兼任天津市市长。1935年4月3日晋升陆军二级上将,6月,根据《何梅协定》,被国民政府免去河北省政府主席职,改任川陕甘边区“剿匪”总司令,率五十一军赴西北。9月任西北“剿匪”总司令部第二路军司令兼第八纵队司令。但并未与红军交过战。1935年11月2日任甘肃省主席,同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1936年西安事变前后,他身在西安,协助张学良处理事务,并支持部下五十一军参谋长刘忠干等人发动“兰州事变”。响应西安事变。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前,将东北军委托给杨虎城及于学忠指挥,无奈东北军内部形势复杂,加上国民党中央派的渗透,发生了内部流血的“二二事变”,于学忠无力让东北军各军团结,所以并未在关键时刻发挥自己的作用。他力所能及的要求南京政府停止内战,释放张学良将军,反而被撤销了甘肃省主席的职务。1937年2月,中央军接收西安后,将东北军部队改编,4月28日任命于学忠为江苏绥靖公署主任。于学忠率一部分东北军开赴安徽、江苏,在整编部队时,将由东北军抗日先锋队改编的一一??师分散编入自己的基本部队五十一军,在东北军中收留了许多中共党员和进步青年,这些人大多成为五十一军日后的抗日中坚。于学忠还利用自己绥靖公署主任的身份,在公署安排了一些原东北军总部人员及失去兵权的高级军官如洪钫、谭海等人,成为在东北军被蒋介石分化瓦解后最有威信的东北军将领。

全面抗战爆发后,1937年10月4日任第三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五十一军军长。1938年1月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因贻误战机被逮捕,不久被枪决,于学忠随即升任总司令。1938年1月至5月,于学忠先后率五十一军参加了淮河保卫战及台儿庄战役等战事,所部英勇杀敌、损失惨重,先后有多位将官殉国或负伤,部队伤亡过万人,但毙伤日军万人以上,取得了不小的战绩。当时著名记者范长江在《大公报》连载多日的《淮上观战记》和丘琴发表在《反攻半月刊》上的《淮河喋血记》,都记述了于学忠率东北军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壮烈场面。

台儿庄战役后,部队还没来得及休整,在兵员和武器弹药没有补充完毕的情况下,于学忠又奉命率部奔赴大别山执行武汉外围保卫战任务。在敌人飞机大炮的进攻中,于学忠率领全军坚持了五个月之久。1938年5月,于学忠任第五集团军总司令,基本部队仍是东北军五十一军和五十七军。

1938年11月,于学忠任新组建的鲁苏战区总司令,在山东期间,他坚持抗日,与投降派做了坚决的斗争。他暗中支持部下常恩多师长的抗日义举,并保护了万毅等中共地下党员,与山东八路军保持了良好的关系。由于于学忠倾向共产党,加上1942年百十一师起义投向八路军,将介石对他不再信任,1943年夏即电令于学忠率东北军出鲁,他利用换防之机,将许多防地暗地里转给八路军,此举受到了罗荣桓等人的肯定。1944年以后,于学忠彻底被夺去领兵权,1944年3月31日任毫无意义的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副院长,成为空头上将。1945年,他当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这只不过是蒋介石安抚原东北军将领的一个把戏。至于于学忠在解放战争期间担任的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国大代表等虚衔,更是有名无实。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于学忠看透国民党的腐败统治,躲在四川乡下,坚决不去台湾。

1949年,周恩来派飞机把于学忠接到北京,作为国民党爱国将领加以照顾。1952年12月,于学忠担任河北省人民政府委员;1954年8月,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9月任国防委员会委员。1956年被选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三届中央委员。他积极参政议政,关心祖国建设,为新中国作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1964年9月22日因肝癌在北京病故,享年74岁。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