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奔向复苏或者奔向危机的2007 -- 葡萄

共:💬1694 🌺196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如果说是价值观问题,那么到底是谁的价值观问题呢?

到底是贫民们的价值观问题,还是报道者或者执政者的价值观问题呢?

这点得严格区分,否则就如同诚实女游客跟山坳里的大伯说“啊,你就是天天住在着如诗如画的山林间,面对小河,耳闻清风,过着悠然生活的么?”

“嗯...这个...我想你说的使我那条狗吧。”

孟买的贫民窟居民,要是你单独(注意是单独哦)挑出一个来,按照北京或者上海广州的拆迁标准给他一套公寓来换,你说他换不换呢?这个时候,他会自豪地说“我住贫民窟,但我是业主吗?”而拒绝这个交换吗?

浪漫的想法是由记者或者政客产生的;其实住户除了一点自尊之外,一点都不浪漫。这种制度设计使孟买的贫民窟难以改造,已经不是一人两人可以改变的,因此他们已经无从选择。我是说,他们除了选择“当贫民窟的业主”之外,实际上选择业已不多。印度的制度设计,无法从群体上解决贫民窟的产权与拆迁重建问题。从宏观的角度,或者从政治的角度,说“产权意识”,这些当然都是美好的词汇。但是就制度经济学而言,“选择本身也是一种福利”,没有选择的浪漫,又能好到哪里去;解决不了民生问题的制度,归根到底还是烂制度。

因此,这个价值观问题,归根到底是旁观者(报道者)的价值观。

说远点,就好比《图雅的婚事》,王导演拿了电影局的资助,却跑到国外去申述,说是中国的工业化毁坏了蒙古族的传统文化,“我们不能让蒙古族成为新的印第安人!”我想,王导演和他漂亮的女主角毕竟不是剧中那顽强生活的蒙古族妇人;剧中那样的女人,她们顽强,且对现实的生活充满渴望。

再好比,在人们已经历的社会形态中,原始社会的组织方式无疑是最接近我们所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的,但要是那个记者错把“原始社会”当作了“共产主义”,站在民生之外来谈“价值观”“世界观”问题,估计也就没什么人买他的报纸,也没什么人受到他的破价值观的怂恿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